《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

时间: 2024-09-19 21:13:20

惨惨八月暮,连连三日霖。

邑居尚愁寂,况乃在山林。

林下有志士,苦学惜光阴。

岁晚千万虑,并入方寸心。

岩鸟共旅宿,草虫伴愁吟。

秋天床席冷,夜雨灯火深。

怜君寂寞意,携酒一相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惨惨八月暮,连连三日霖。
邑居尚愁寂,况乃在山林。
林下有志士,苦学惜光阴。
岁晚千万虑,并入方寸心。
岩鸟共旅宿,草虫伴愁吟。
秋天床席冷,夜雨灯火深。
怜君寂寞意,携酒一相寻。

白话文翻译:

在这惨淡的八月暮色中,连续下了三天的雨。
城中的生活让人感到愁苦寂寞,更何况在这山林之中。
林下有志士在苦心学习,珍惜光阴。
年终时万千忧虑,尽汇入我心中。
岩石上的鸟儿共我宿栖,草地上的虫鸣伴我吟唱愁苦。
秋天的床席冰冷,夜雨中灯光微弱。
我怜惜你的寂寞心情,特意携酒来与你相聚。

注释:

  • 惨惨:凄惨、悲凉。
  • 邑居:城镇居住。
  • 志士:有志向的人。
  • 苦学:刻苦学习。
  • 方寸心:内心的思绪。
  • 岩鸟:栖息在岩石上的鸟。
  • 灯火深:夜晚灯光微弱。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描绘的山林景象与隐居生活常见于古代文人诗作中,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体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中期,当时白居易已在政治上经历了起伏,逐渐向隐居生活靠拢。诗中所描绘的秋冬交替的山林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雨景和山林的寂寞,传达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友人关怀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惨惨”“连连”描绘了凄凉的天气,接着转入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在城市与山林生活中的对比与思考。林下的志士象征着那些努力学习、追求理想的人,而“岁晚千万虑”则反映了人们在年末时的惶惑与思虑。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与友人的相聚,表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尤其是在寂寞的环境中,携酒相会更显得温暖和珍贵。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孤独的自省,也有对友谊的渴望,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惨惨八月暮”:描绘了秋天的悲凉气氛。
  2. “连连三日霖”:连续下雨,增加了孤独感。
  3. “邑居尚愁寂”: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也感到寂寞。
  4. “况乃在山林”:山林生活更加孤独。
  5. “林下有志士”:暗指有志之士在努力学习。
  6. “苦学惜光阴”:强调对时间的珍惜。
  7. “岁晚千万虑”:年底时思虑繁多。
  8. “并入方寸心”:所有的忧虑汇聚于心。
  9. “岩鸟共旅宿”:岩石上的鸟儿与我为伴。
  10. “草虫伴愁吟”:虫鸣声伴随我吟唱。
  11. “秋天床席冷”:秋夜的床铺冷清。
  12. “夜雨灯火深”:夜雨中灯光微弱。
  13. “怜君寂寞意”:对友人寂寞的同情。
  14. “携酒一相寻”:带着酒来寻找友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岁晚千万虑,并入方寸心”,形成整齐的对比。
  • 拟人:将岩鸟、草虫赋予人类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寂寞与友谊,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与对友人的关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对友情的重视。

意象分析:

  • 八月:象征秋天的到来,隐喻生命的衰退。
  • :表现孤独与忧愁。
  • :象征隐居的环境,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志士:代表有追求的人,体现努力与奋斗。
  • 草虫:象征陪伴和自然的声音,增添诗的层次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惨惨八月暮”中的“惨惨”意为?

    • A. 美丽
    • B. 悲凉
    • C. 欢快
    • D. 热闹
  2. 诗中提到的“志士”主要指?

    • A. 有志向的人
    • B. 农民
    • C. 商人
    • D. 官员
  3. 诗人希望通过“携酒一相寻”表达什么?

    • A. 享受美食
    • B. 关心朋友
    • C. 追求名利
    • D. 逃避现实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的山水诗:白居易更注重情感与人际关系,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