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疾》

时间: 2025-01-27 03:30:20

自怜旅舍亦酣歌,世路无机奈尔何。

霄汉逼来心不动,

鬓毛白尽兴犹多。

残阳暂照乡关近,远鸟因投岳庙过。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夏隔烟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怜旅舍亦酣歌,世路无机奈尔何。
霄汉逼来心不动,鬓毛白尽兴犹多。
残阳暂照乡关近,远鸟因投岳庙过。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夏隔烟萝。


白话文翻译:

我在旅店里独自怜惜自己,尽情高歌,
但在这世道上,我该如何自处呢?
当浩瀚的天空逼近时,我的心却依然不动,
即使鬓发已白,兴致依旧如此之多。
夕阳短暂地照亮了我离乡的道路,
远处的鸟儿经过岳庙,向我投来目光。
我这闲散的身躯归去未能归,
只是磬声在深夏的烟雾中隔着藤萝。


注释:

字词注释:

  1. 自怜:自我怜惜,感到孤独。
  2. 旅舍:旅馆、客栈。
  3. 霄汉:天空,指广阔的天际。
  4. 鬓毛:指鬓发,形容头发的皓白。
  5. 乡关:故乡,家乡。
  6. 岳庙:指的是与岳飞相关的庙宇,象征着忠诚与民族精神。
  7. 磬声:指磬的声音,磬是一种打击乐器。
  8. 烟萝:烟雾缭绕的藤萝,形容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典故解析:
岳庙是纪念岳飞的庙宇,象征着忠诚与爱国情怀。诗中提及远鸟投向岳庙,可能暗示对忠诚精神的向往与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景升,号逸人,唐代诗人,出生于盛唐时期,晚唐名士,擅长诗、文、书法。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兼具哲思和抒情。司空图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

创作背景:
《陈疾》写于诗人旅途中,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诗中融入了旅途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陈疾》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司空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自怜旅舍中的酣歌,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又无奈的人生感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诗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对未来的道路感到迷茫。然而,面对浩瀚的天空,诗人内心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宁静与坚定,尽管白发已生,但对生活的热情依旧如故,这种对生命热忱的展现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夕阳的照耀和远鸟的飞过,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乡关的思念在这一刻变得愈加浓厚。诗人处于一种闲适的状态,却又在心底感受到归属感的缺失,磬声的悠扬在烟雾缭绕的夏日中显得格外动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怜旅舍亦酣歌:表达了诗人在旅馆中独自歌唱的情景,流露出孤独与自怜。
  2. 世路无机奈尔何:面对复杂的社会,诗人感到无奈与迷茫。
  3. 霄汉逼来心不动:虽然外界环境变化,内心却保持平静。
  4. 鬓毛白尽兴犹多:即使年华已逝,诗人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
  5. 残阳暂照乡关近:夕阳照耀着通往故乡的道路,象征着思乡之情。
  6. 远鸟因投岳庙过:远鸟飞过岳庙,暗示对忠诚与家国情怀的向往。
  7. 闲得此身归未得:尽管身心闲适,却无法归乡,表达了对家的渴望。
  8. 磬声深夏隔烟萝:磬声在夏日的烟雾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旅途,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夕阳、远鸟、磬声等意象,营造出诗人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热情的坚守,体现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旅舍:象征着旅行与流浪,反映诗人的孤独感。
  2. 霄汉:代表广阔的天空,象征着自由与无限可能。
  3. 残阳:象征着人生的夕阳阶段,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4. 远鸟:象征着自由与灵魂的向往,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5. 磬声: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平和,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司空图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岳庙”主要代表什么?
    A. 家乡
    B. 忠诚
    C. 旅行
    D. 自怜

  3. 诗中“鬓毛白尽兴犹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对生活的热情
    C. 对他人的羡慕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登高》 - 杜甫
  3.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司空图的《陈疾》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陈疾》更偏向于人生的哲理思考,而《静夜思》则是一种直接而深沉的乡愁。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司空图及其诗歌研究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