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20:51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

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

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
作者:司空图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
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
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山云根处,禅僧栖息的地方,大家都说他以前没有住所。
阳光透过松树照亮了金色的佛像,山风吹拂着木鱼声。
依靠在这里的栖息应该不会妨碍,名利本来就应该是淡薄的。
即使有人来询问,我也懒得在林间拆开书籍。

高飞的乌鸦在山谷中可见,转过路口便是寺庙的西门。
塔影映照在泉水的脉络上,山苗侵占了烧痕。
钟声稀疏,笼罩在袅袅的雾霭中,门扉遥遥相对与黄昏。
我还在等待其他僧人到来,像以前一样保持信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根:指云雾缭绕之处,形容环境幽静。
  • 禅客:指修习禅宗的僧人。
  • 木鱼:佛教用具,敲击发声用作打坐时的节拍。
  • 依栖:依靠栖息,指在这里生活。
  • 长如前信存:如同以前的信念依旧存在。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木鱼”与“钟声”都与佛教修行密切相关,象征着修行的宁静与专注。而“名利本来疏”则体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哲理见解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山寺,诗人通过描述寺庙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漠然。开头几句描绘了禅客栖息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中“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这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神圣与安宁。随后的“名利本来疏”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的看法,强调了修行的清净与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则表达了诗人对同道中人的期待与对信念的坚守,充满了哲思与温情。整首诗具有较强的禅意,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出诗人对灵性追求的执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描述禅僧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暗示环境的静谧与清幽。

  • 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佛教的氛围,金像与木鱼象征着佛教的信仰。

  •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表达出诗人对名利的淡薄态度,修行不应被外物所干扰。

  •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即使有人来询问,诗人也不愿意打扰这份宁静。

  •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
    描述路途上的景象,转角处便是寺庙,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 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演变。

  •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
    描绘了钟声与黄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氛围。

  • 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期待其他僧人的到来,表明对信仰的坚持与对同道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禅僧的栖息环境比作云根,体现出安静的特质。
  • 对仗:如“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展示了诗人对称的艺术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理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根:象征着清幽与高远的境界。
  • 金像:代表信仰的神圣。
  • 木鱼:象征着修行的节奏与宁静。
  • 钟声:传递出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鱼”是与哪种宗教相关的用具?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2.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蔑视
    C. 淡薄
    D. 追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孤独的感慨
    D. 对信仰的坚持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杂诗》在宁静的环境描写上与司空图的作品相似,但王维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李白的《静夜思》则从个人情感出发,呈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司空图的淡泊态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司空图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