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韩公父常为襄州使)》
时间: 2025-01-26 03:2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翦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白话文翻译
将职务派往荆州、衡州,分符迎接荣宠。
往来的人都在追逐传闻,前后都仰赖这座专城。
不要砍伐那棠树依旧在,河水澄澈更显清澈。
重新治理江汉的事务,旋即改变豫章的行程。
召唤父亲留下的遗德,羊公的名声显赫。
衣冠齐整地列祖先的道路,耆老们一起拥抱前面的旌旗。
岘山之巅的晨风送行,江陵的夜火在迎接。
无才让我惭愧如孩童,千里之外的声音让我感到愧疚。
注释
- 荆衡:指荆州和衡州,古代的两座重要城市。
- 分符:指分配官职的符节,象征权力与荣宠。
- 棠:指棠树,古诗中常用来象征坚韧与长久。
- 波澄水更清:意指江河清澈透明,象征治理得当。
- 羊公:指羊祜,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以德行闻名。
- 衣冠列祖道:指穿戴整齐,尊重祖先的道德。
- 岘首晨风:岘山之巅的早晨微风,象征送别。
- 江陵夜火:指江陵的灯火,象征迎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他一生游历于山水之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是送别朋友韩公赴洪州任职时写的,表现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其前途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的无奈与自谦。
诗歌鉴赏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是一首充满真挚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以及自身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述职抚荆衡”,说明韩公即将承担新的职责,接着“分符袭宠荣”则表示他将获得荣宠,显示出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勿翦棠犹在”,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暗示着他在任职期间应当心系故土、善待百姓。接着“波澄水更清”,用自然的清澈来比喻治理的清明,展现了诗人对治理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孟浩然提到“召父多遗爱”,体现了对友人父辈的敬重,也暗示自身的无奈,“无才惭孺子”一句,更是自谦之辞,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钦佩与自身渺小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送别的同时,增添了几分温情与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述职抚荆衡:指韩公将要到荆州、衡州就职,展现了他的新任职务。
- 分符袭宠荣:体现对韩公新职的期待与祝贺。
- 往来看拥传:描述人们对他的新职的关注,表现出对他前途的希冀。
- 前后赖专城:强调他的重要性,表明他在当地的影响力。
- 勿翦棠犹在:借用棠树,象征不忘故土、珍惜过去。
- 波澄水更清:自然的清澈比喻治理的清明。
- 重推江汉理:希望他能重新治理江汉之地。
- 旋改豫章行:希望在他任职后能够改变行程,带来新气象。
- 召父多遗爱:尊敬韩公的父亲,表明其家世背景。
- 羊公有令名:提到羊公的美德,暗示韩公也应以德行闻名。
- 衣冠列祖道: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传承与尊重。
- 耆旧拥前旌:表现出对长者和传统的重视。
- 岘首晨风送:晨风送行,象征送别情谊。
- 江陵夜火迎:夜晚的灯火,暗示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 无才惭孺子:表达对自身才华不足的自谦,情感真挚。
- 千里愧同声:对朋友的感情深厚,虽远在千里,心意相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澄水更清”比喻治理的清明。
- 对仗:如“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形成对称的美感。
- 夸张:如“千里愧同声”,表达情感的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线,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对官场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无才的自谦,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汉:象征江河治理,体现对自然与人文的关注。
- 棠树:象征坚韧与长久,表达对故土的留恋。
- 晨风与夜火:分别象征送别和迎接,展示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羊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羊祜
- B. 羊羔
- C. 羊皮
- D. 羊角
- 答案:A
-
填空题:诗中“无才惭__”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自谦。
- 答案:孺子
-
判断题:诗中的“波澄水更清”比喻治理的清明。 (对/错)
-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送别》与《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都表达了送别情感,但《送别》更侧重于离别的伤感,而《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则更强调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与个人的自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相关文学研究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