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张五回夜园作》

时间: 2025-01-11 08:48:00

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

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

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

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
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
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
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白话文翻译

听说庞公隐居在洞湖附近,他迁居到这里。
兴致来了,林中只有竹子,我回到山谷中安静地睡觉。
挂上席子,听着樵夫的风声,打开窗户,孤独地弹琴在月光下。
寒冬岁月何必去赞美,霜降之时故园已满是杂草。

注释

  • 庞公:指庞蕴,是东晋时期的隐士,常常以隐居生活著称。
  • 洞湖:指洞庭湖,因其风景优美,常被文人所向往。
  • 兴来:兴致来了。
  • 林是竹:树林中只有竹子,表现出竹林的清幽。
  • 归卧:回到居处安卧。
  • 谷名愚:谷中有个名字叫“愚”,可能是隐喻或表述一种自谦。
  • 挂席:铺开席子,准备休息。
  • 樵风:樵夫所引起的风声,象征自然的宁静。
  • 琴月孤:在月光下独自弹琴,表现孤独的心境。
  • 岁寒:寒冷的岁月。
  • :赞美、欣赏。
  • 霜落:霜降,指秋冬之交,故园杂草丛生。

典故解析

庞公隐居的故事来源于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出人们对归隐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竹林、琴月等意象,都是古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孟浩然隐居的时期,诗人对庞公的敬仰以及自己隐居生活的反思,表达出一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开头以“闻就庞公隐”引入,既表达了对庞公的敬仰,又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竹林和自己的归卧,传达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后半部分,诗人挂席听风,开窗弹琴,展示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孤独的接受。最后两句“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整首诗充满了静谧的气氛和深邃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闻就庞公隐:听说庞公已经隐居。
    2. 移居近洞湖:搬到了洞湖的附近。
    3. 兴来林是竹:兴致来了,树林里是竹子。
    4. 归卧谷名愚:回到谷中安静地睡觉。
    5. 挂席樵风便:铺开席子,听着樵夫的风声。
    6. 开轩琴月孤:打开窗户,孤独地弹琴。
    7. 岁寒何用赏:寒冷的岁月何必去赞美?
    8. 霜落故园芜:霜降时故乡已满是杂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生活比作竹林的宁静。
    • 拟人:樵风便,赋予风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展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争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清雅,表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象征孤独,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庞公隐居的地方是哪里?

    • A. 洞庭湖
    • B. 西湖
    • C. 太湖
  2. 诗中的“挂席”指的是什么?

    • A. 吃饭
    • B. 休息
    • C. 游玩
  3.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 A. 思念
    • B. 忘记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郊的《游子吟》

诗词对比: 可以将孟浩然的《寻张五回夜园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前者更多表现出隐逸的宁静与孤独,而后者则结合了自然风景与人生哲理,两者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