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时间: 2025-01-11 11:53:04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裴侍御从襄州调任到豫州,特意寄上一首诗给你。
故友在荆州做官,依然拥有柏台的威风。
他调任后,声名传到了帝都。
我曾在林间小巷中居住,提着酒过了柴门。
如今松树和菊花没有时节可赏,我对故乡的归去感到懒惰。

注释

  • 裴侍御:指裴某官员,具体身份未详。
  • 荆府掾:在荆州任职的官员。
  • 柏台:象征高位和威望。
  • 樊衍:指樊邯,古地名,表明他之前的职务。
  • 芳声:美名、声誉。
  • 帝畿:帝都周围地区,这里指京城。
  • 松菊:象征清高、高洁的品格。
  • 乡园:故乡的园林,代表归属感。

典故解析

  • 樊衍:古代有“樊亭”之说,与隐居和归隐有关,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柏台:可指古代官位的象征,柏树在古代常用以象征忠贞和正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追求内心宁静。孟浩然与王维等人齐名,被称为“王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裴侍御调任之际,诗人通过寄诗表达对友人的祝贺与思念,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官场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孟浩然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开头提到的“故人荆府掾”,不仅显示了友人的地位,也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尚有柏台威”,让读者感受到友人虽然调任,但依然受人敬重,说明了友人在官场的成就。

接下来的“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一语,展现了友人名声的传播,诗人以此赞美友人的才能与影响力。孟浩然通过回忆自己曾“卧林巷”的生活,表现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排斥。最后“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一句,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孟浩然洒脱的人生观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 这句提到的“故人”是指诗人的朋友,表明他仍在荆州做官,且地位显赫。
  2.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 说明友人调任后,声名显赫,连帝都的人都听说了他的名声。
  3.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 回忆自己曾经在林间小巷中生活的宁静,带着酒过柴门,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 诗人虽爱自然,但因对故乡的眷恋和懒惰而不愿归去,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抉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中“故人”与“柏台”形成对仗。
  • 比喻:将“柏台”用作官位的象征,隐含对友人的赞美。
  • 拟人:将松菊拟人化,表达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成功的祝贺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的淡漠,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荆府:象征着官场的权力与地位。
  • 柏台:象征高位与威望,反映社会地位。
  • 松菊:象征诗人追求的高洁与清雅的生活。
  • 乡园:代表归属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故人荆府掾”中“掾”是什么意思?

    • A. 官员
    • B. 学者
    • C. 商人
      答案:A
  2. 诗中提到“芳声闻帝畿”,意图表达什么?

    • A. 友人的名声远播
    • B. 友人退休
    • C. 友人出游
      答案:A
  3. “松菊无时赏”中的“松菊”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自然的美好
    • C. 官场的繁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离别的伤感;孟浩然则更关注于对生活的淡泊与享受。
  •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孟浩然则显得恬淡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