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睡起
原文展示:
柿叶满庭红颗秋,
薰炉沉水度春篝。
松风梦与故人遇,
自驾飞鸿跨九州。
白话文翻译:
院子里的柿子叶子红得如同秋天的果实,
香炉里的香气在水中飘荡,仿佛度过春天的篝火。
松风中,我在梦中与老友重逢,
我自驾飞鸿跨越九州大地。
注释:
- 柿叶:指柿树的叶子,秋天时变红,象征丰收与成熟。
- 薰炉:一种熏香的器具,熏香的气味象征温馨与安宁。
- 沉水:水沉静的状态,暗示一种安静的氛围。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常用来形容清幽。
- 自驾飞鸿:自驾意味着自主,飞鸿比喻快速而自由的旅程,象征人的志向与追求。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广阔的土地。
典故解析:
“飞鸿”可以理解为自由的追求与理想的象征,常在古诗中用来比喻志向远大。九州则是对祖国的热爱与归属感。同时,松风与故人相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自然,兼具深厚的哲理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中对自然与友谊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沉思。
诗歌鉴赏:
《睡起》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开头的“柿叶满庭红颗秋”描绘了秋天的丰收与美丽,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接着“薰炉沉水度春篝”则在意象上将秋冬过渡到春季,反映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松风梦与故人遇”展现了诗人与故人相遇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过往的怀念。而最后一句“自驾飞鸿跨九州”则传达了诗人渴望自由与追求理想的精神,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现实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情怀与境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柿叶满庭红颗秋:描绘秋天的院子,柿子树的叶子变红,显现出丰收的季节。
- 薰炉沉水度春篝:意象转换,香炉的香气仿佛穿越了时光,带来春日的温暖。
- 松风梦与故人遇:在梦中与老朋友重逢,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
- 自驾飞鸿跨九州:自主地驾驭着飞鸿,象征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壮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鸿”象征自由与理想。
- 拟人:松风似乎在诉说着诗人与故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无限向往,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柿叶:象征丰收与成熟,代表着生命的轮回。
- 薰炉:传达温馨与宁静,象征内心的安宁。
- 松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灵动,象征与自然的和谐。
- 飞鸿:象征自由与理想,代表追求与探索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柿叶”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萧条
B. 秋天的丰收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繁茂 -
“自驾飞鸿”中的“飞鸿”比喻了什么? A. 朋友
B. 自由与理想
C. 恋爱
D. 旅行 -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怎样的情感? A. 忽视
B. 怀念与珍惜
C. 疏远
D. 竞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睡起》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苏轼更多展现了对友谊的渴望,而王维则强调了山水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苏轼的诗更具人文情怀,而王维的诗则更倾向于自然的纯粹。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