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送客郊外》
时间: 2025-02-04 13:31: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春日送客郊外
陆游 〔宋代〕
短鬓那禁岁月催,胜边花底又春回。
雪消渐暖青鸳日,冰解初横玉监梅。
江驿轩窗临古道,市楼弦管卖新醅。
自怜病守无欢意,一笑常因送客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到来,岁月不待人,头发渐渐变短,花儿在边上盛开,春天又回到了身边。雪已融化,天气渐暖,青鸳在阳光下嬉戏,冰也逐渐融化,梅花在玉监的初春里绽放。江边的驿站窗前,古老的小道依旧通行,市楼的乐声传来,卖着新酿的美酒。自己因为生病而心情忧郁,然而每次送客时,总会因此露出笑容。
注释
字词注释
- 短鬓:指头发短,意指年岁增长,容颜渐老。
- 禁:禁止,挡住。
- 胜边花底:在胜地花丛之下,形容美丽的环境。
- 青鸳:指青鸳鸯,象征爱情与春天。
- 玉监梅:指梅花,"玉监"是指美丽的地方。
- 江驿:指江边的驿站。
- 新醅:新酿的酒。
典故解析
- 春回:春天回归,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青鸳:鸳鸯常作为情侣的象征,暗示春天的温暖和爱情的甜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风格豪放,情感深沉。陆游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立春日送客郊外》作于春季,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而送客则代表着离别的惆怅。此时,陆游正值晚年,身患疾病,心中感慨万千,诗中渗透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开篇以“短鬓那禁岁月催”,直接点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短发象征着衰老,映衬出春天的生机与自身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雪消渐暖青鸳日,冰解初横玉监梅”两句,描绘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在“江驿轩窗临古道,市楼弦管卖新醅”中,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与热闹,而这些都与诗人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自怜病守无欢意,一笑常因送客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病痛的无奈与渴望快乐的心情,尽管病痛缠身,但每次送客却总能带来一丝欢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感情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友人的深切眷恋,体现了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鬓那禁岁月催:短发怎么能抵挡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胜边花底又春回:春天在花丛中如约而至,象征着新的希望。
- 雪消渐暖青鸳日:天气逐渐变暖,青鸳在阳光下欢快,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冰解初横玉监梅:冰雪融化,梅花开始开放,展现了春天的到来。
- 江驿轩窗临古道:描绘了江边驿站的宁静与古老的气息。
- 市楼弦管卖新醅:市楼上传来乐声,人们在售卖新酒,生动展现了市井生活。
- 自怜病守无欢意:因病而感到孤独无趣,心情低落。
- 一笑常因送客来:但每次送客时,心中又会浮现出微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岁月催”比喻时间的无情。
- 对仗:如“雪消渐暖”与“冰解初横”,形成生动的对比。
- 拟人:春天的花与青鸳,赋予其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对友人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青鸳:象征着爱情与春天的美好。
- 古道: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短鬓”比喻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春天的到来
- C. 病痛的折磨
-
“雪消渐暖青鸳日”中,青鸳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爱情
- C. 冬天
-
诗人因何而感到无欢意?
- A. 因为春天的到来
- B. 因为生病
- C. 因为送客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陆游的《立春日送客郊外》中,春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事的关心与忧虑。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陆游更显温情脉脉,而杜甫则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陆游及其作品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适合对古代诗词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