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时间: 2025-02-04 15:30:15

蝉蜕岩间果是无?

世人妄想可怜渠。

有方为子换凡骨,来读晦庵新著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陆游 〔宋代〕

蝉蜕岩间果是无?
世人妄想可怜渠。
有方为子换凡骨,
来读晦庵新著书。

白话文翻译:

将古诗译为白话文:
蝉蜕在岩石之间,难道真是没有吗?
世人妄想可怜它。
有人为了继承父业,甘愿舍弃凡人的身体,
来这里读晦庵的新著作。

注释:

  • 蝉蜕:指蝉的蜕壳,象征蜕变和重生。
  • 岩间:岩石之间,指自然环境。
  • 可怜渠:可怜它,指世人对蝉的同情。
  • 有方:有办法、有计策。
  • 凡骨:指普通的身体。
  • 晦庵:朱元晦的书斋,意指朱元晦的学问和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风格豪放、深情,曾参与多次抗金斗争,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关怀与个人的失落。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对朱元晦的敬仰和对学问的热爱。朱元晦在当时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这首诗可以看作是陆游对其作品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鉴赏:
这首诗通过蝉蜕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知识的渴求。首句提到蝉蜕,象征着蜕变与成长,暗示人们在生活中需要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新生。第二句则反映了人们对蝉蜕的同情,显示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学习的执着,强调即使身处于凡俗之中,也要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学问。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现了陆游对生命与学问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蝉蜕岩间果是无?:这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蝉蜕的思考,暗示在自然界中,蝉蜕并不稀少,象征人生的蜕变。
  • 世人妄想可怜渠。:表达了世人对蝉蜕的同情,并暗示人们常常对表象进行误解,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 有方为子换凡骨,:指有的人为了追求理想,愿意舍弃普通的身体,强调追逐学问的重要性。
  • 来读晦庵新著书。:表达诗人对朱元晦新著作的赞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对知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蝉蜕象征着生命的蜕变与成长。
  • 设问:通过提问引导读者思考,增强作品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命蜕变的思考。陆游通过蝉蜕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传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蜕:象征蜕变和成长,代表着追求理想的努力与过程。
  • 岩间:自然环境,暗示人生的艰难和环境的影响。
  • 凡骨:象征平凡的身体,代表着世俗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蝉蜕”象征什么?
    A. 死亡
    B. 蜕变与成长
    C. 平凡生活

  2. “晦庵”指的是谁的书斋?
    A. 陆游
    B. 朱元晦
    C. 苏轼

  3. 诗中提到的“凡骨”是指什么?
    A. 神仙的身体
    B. 普通人的身体
    C. 动物的身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春夜的美景与人情。

诗词对比:

  • 陆游与辛弃疾:两位南宋词人,陆游偏重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辛弃疾则更关注国事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