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时间: 2025-02-04 16:14:23

白首归来亦灌畦,任教邻里笑栖栖。

道心宁感两雌雉?

生计惟存五母鸡。

不恨闲门可罗爵,本知穷巷自多泥。

暮闻鼓角犹人境,更欲移家入剡溪。

意思解释

村居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白首归来亦灌畦,
任教邻里笑栖栖。
道心宁感两雌雉?
生计惟存五母鸡。
不恨闲门可罗爵,
本知穷巷自多泥。
暮闻鼓角犹人境,
更欲移家入剡溪。

白话文翻译:

白发苍苍的我归来后仍在耕作,
任凭邻居们笑我在田间忙碌。
我这颗道心怎么会被两只雌雉所动?
生活中只剩下五只母鸡。
我并不怨恨家门清闲,能享受安宁,
早已明白贫穷的小巷里自然多了泥土。
傍晚时分听到鼓角声仍然像人间的境地,
我更想搬家到剡溪去。

注释:

  • 白首:指年老,白发苍苍。
  • 灌畦:在田地里勤劳耕作。
  • 栖栖:形容闲散、不务正业的样子。
  • 道心:指追求道理、真理的心。
  • 雌雉:雌性的野鸡,暗指诱惑。
  • 生计:指生活的来源和方式。
  • 母鸡:饲养的家禽,这里指生活的基本保障。
  • 闲门:指家门清闲,不显赫。
  • 罗爵:捕捉高贵的鸟,象征追求名利。
  • 穷巷:贫穷的小巷。
  • 鼓角:战争的号角声。
  • 剡溪:指剡溪,风景优美的地方,象征向往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擅长诗词,尤其是豪放派风格。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年的动荡,经历了家国之痛,因此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村居》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寄情于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中描绘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村居》是一首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诗作,其内容饱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漠视。诗的开头,陆游以“白首归来亦灌畦”自述,显示了他年老却依然勤劳的姿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面对邻里的嘲笑,他则表现出一种洒脱和无所谓,通过“任教邻里笑栖栖”来展现他对世俗眼光的不屑。

接下来的“道心宁感两雌雉”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坚定,不受外物的诱惑,而“生计惟存五母鸡”则显露出他简朴的生计来源,尽管生活清贫,但他却心安理得。而“不恨闲门可罗爵”则表明他对荣华富贵的淡泊态度,他明白穷巷多泥的道理,生活的真实和安宁更为可贵。

结尾的“暮闻鼓角犹人境,更欲移家入剡溪”则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现实的喧嚣中,他依旧向往那份宁静和安详的生活,剡溪成为他心灵寄托的象征,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自然,情感真挚,流露出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乡居的热爱,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睿智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首归来亦灌畦:年老的我回到乡村,仍然在田间忙碌。
  2. 任教邻里笑栖栖:让邻居们嘲笑我的闲散生活。
  3. 道心宁感两雌雉:我的道心怎会被两只雌鸡的诱惑所动摇?
  4. 生计惟存五母鸡:生活中仅有的依靠是五只母鸡。
  5. 不恨闲门可罗爵:我并不怨恨家门清闲,能够享受安宁。
  6. 本知穷巷自多泥:我早已明白贫穷的小巷自然多了泥土。
  7. 暮闻鼓角犹人境:傍晚听到的鼓角声依然是人间的境地。
  8. 更欲移家入剡溪:我更想搬家到剡溪去过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繁华的生活与乡村的清贫进行对比,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反问:通过“道心宁感两雌雉?”来强调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 意象:使用“母鸡”、“雌雉”等意象,表现生活的真实与简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陆游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畦:象征着辛勤耕作的生活。
  • 母鸡:象征着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来源。
  • 剡溪:象征着理想的归隐生活,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村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友谊的珍视

  2. 诗中提到的“生计惟存五母鸡”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满足 C. 追求 D. 忧愁

  3. “道心宁感两雌雉”中的“道心”是指什么? A. 追求名利的心
    B. 追求真理的心
    C. 追求爱情的心
    D. 追求权力的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比较陆游的《村居》和王维的《鹿柴》,二者都描绘了宁静的乡村生活,但陆游更强调对现实的淡泊与对简朴生活的珍视,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均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视角和侧重点各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