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郊游过棣华园,见牡丹盛开》
时间: 2025-01-10 23:18: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迷烟,暖风吹梦,缓缓闲寻郊野。
十里晴蓝,一篙浅碧,景物似秋潇洒。
始信东皇好,尚留得春光艳冶。
牡丹乍展芳心,国色倩谁描下。
携手芳园小憩,喜诗赓棣萼,芸窗共话。
织树莺梭,摇天柳浪,大块文章无价。
幽径正徘徊,又横笛牧童归也。如画。
后日重来,绿阴初夏。
白话文翻译:
在温暖的春风中,我漫步在郊外,芳草缥缈,似乎迷失在轻烟之中。
一望无际的晴空下,河水波光粼粼,景色如同秋日的潇洒。
我开始相信,东皇(春天的象征)真是美好,春光犹如艳丽的色彩。
牡丹花刚刚绽放,谁能描绘这国色天香的美丽呢?
在花园中携手小憩,欣喜地吟诗,窗前共话着趣事。
黄莺在树间穿梭,柳树轻摇着枝条,文人墨客的文章无价。
我在幽静的小路上徘徊,偶尔听见牧童吹着笛子归来,景象如画一般。
我期待再来,绿荫已是初夏。
注释:
- 芳草迷烟:芳草与烟雾交融,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 东皇:指春天,常用于诗词中象征春天的美好。
- 国色:指花的色彩之美,常用来形容牡丹花。
- 棣萼:棣萼即牡丹花,表示对花的赞美。
- 牧童归:指放牛的孩子归家,增添了生活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前往郊外游玩,目睹牡丹盛开,心中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探春慢·郊游过棣华园,见牡丹盛开》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春日游玩的场景,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开篇的“芳草迷烟,暖风吹梦”,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表达出一种梦幻般的闲适状态。随着诗歌的深入,牡丹花的盛开成为了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国色倩谁描下”表现了对牡丹美丽的赞叹,也引发了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十里晴蓝”、“织树莺梭”等,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春景之中。同时,诗中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携手共赏花园的景象,传递出一种温馨的情感。结尾的“后日重来,绿阴初夏”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芳草迷烟:描绘春天的草木与轻雾交融,营造出诗人迷醉的情境。
- 暖风吹梦:春风轻柔,令人沉醉。
- 十里晴蓝:广阔的蓝天,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 一篙浅碧: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意象生动。
- 始信东皇好:春天的美好让人信服,东皇象征春季。
- 牡丹乍展芳心:牡丹花盛开,展现出它的美丽。
- 国色倩谁描下:对牡丹的赞美,传达出对美的敬仰。
- 携手芳园小憩:与友人在花园中休息,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喜诗赓棣萼:在花园中吟诗,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
- 幽径正徘徊:在小路上游走,享受宁静。
- 再来绿阴初夏:表达了对未来夏天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东皇,形象生动。
- 拟人:花朵展现芳心,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携手芳园小憩,喜诗赓棣萼”,结构工整,韵律美感十足。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芳草:象征生命与青春,展现春天的生机。
- 牡丹:国色天香的象征,代表着美丽与高贵。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带来生机与活力。
- 幽径:代表宁静的生活状态,反映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萧索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玫瑰
B. 牡丹
C. 梅花
D. 兰花 -
诗人期待再次游玩是在什么季节? A. 秋天
B. 冬天
C. 初夏
D. 正春
-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色,但更多的是表达对国事的关怀与忧虑,与陈家庆的闲适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变化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陈家庆的自然景色描写有相似之处,但主题更偏向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家庆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