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百花生日》
时间: 2025-01-11 02:13:0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探春慢 百花生日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草甲苏烟,花辰醉露,中和夹钟律转。荠傍墙挑,蘋生水活,触处探芳心眼。春过三分几,试数遍曲江游宴。送来百舌,繁声一片,觥堂歌管。贺客园林莺燕。正锦缀竿高,门悬弧遍。藤褓交盛,苔钱工数,天姥洗儿年惯。计筵开弥月,喜春饯归期尚缓。珍嘱封姨,护犀帏,漫轻卷。
白话文翻译:
春草刚刚苏醒,烟雾缭绕,花儿在露水中醉倒,钟声悠悠,和谐悦耳。墙边的荠菜被轻轻挑起,水面上浮藻生机勃勃,四处都探寻着春的芳香。春天已过去三分之一,想数一数曲江的游宴,送来百舌鸟的歌声,热闹喧哗,觥筹交错。来贺的客人有莺有燕,正好装点着高高的竿子,门前悬挂的弯月。藤蔓交错繁盛,苔藓像钱币一样细致,像天姥洗儿般的岁月已然习惯。宴席已开始,春天的欢庆还未结束,归期尚且迟缓。请珍重封姨,保护好犀帏,轻轻卷起春天的情怀。
注释:
- 草甲苏烟:草木刚刚苏醒,烟雾缭绕。
- 花辰醉露:花瓣在露水中显得醉人。
- 中和夹钟律转:和谐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
- 荠傍墙挑:墙边的荠菜被挑起。
- 春过三分几:春天已过去三分之一。
- 百舌:指百鸟争鸣,象征春天的生机。
- 贺客园林莺燕:来贺的客人如莺燕般在园林中飞舞。
- 珍嘱封姨:珍重叮嘱封姨,象征着珍贵的感情。
典故解析:
- 曲江游宴:曲江是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中提到的游宴表明了当时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
- 天姥洗儿年:天姥山传说,洗儿年代表了岁月的流逝,暗含了对时光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春天为题材。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游宴的热闹场面,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探春慢 百花生日》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和游宴的热闹场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草木苏醒,花儿醉露,给人一种清新悦目的感觉。诗的开头“草甲苏烟,花辰醉露”便为整首诗奠定了生机勃勃的基调,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叠加的意象如“荠傍墙挑,蘋生水活”,将春天的美好与生动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描写游宴时,诗人使用“送来百舌,繁声一片,觥堂歌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热闹的场景中,感受到春日的欢愉与人们的欢聚。在对春天的感怀中,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尤其是“喜春饯归期尚缓”一句,流露出一种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草甲苏烟:春草复苏,烟雾弥漫,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 花辰醉露:花儿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艳。
- 中和夹钟律转:形容春天的氛围如同和谐的音乐。
- 荠傍墙挑:春天的野菜在墙边生长,被挑起。
- 蘋生水活:水面上浮藻生机盎然。
- 春过三分几:春天已过去了三分之一,时间流逝。
- 试数遍曲江游宴:想再次回忆曲江的游宴。
- 送来百舌,繁声一片: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 觥堂歌管:酒席上歌声不断。
- 贺客园林莺燕:宾客如莺燕般在园中飞舞,生机盎然。
- 正锦缀竿高,门悬弧遍:花彩装点着高杆,门前悬挂着弯月,营造出春天的喜庆氛围。
- 藤褓交盛,苔钱工数:藤蔓交错,苔藓细致,描绘出春天的繁盛。
- 天姥洗儿年惯:岁月如洗,经历了无数春夏秋冬。
- 计筵开弥月,喜春饯归期尚缓:春天的宴席已经开始,但归期却还遥远。
- 珍嘱封姨,护犀帏,漫轻卷:叮嘱亲友,珍惜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姥洗儿年”,借用天姥山的意象来感叹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百舌”的歌声,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句式上均体现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友人情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草:象征春天的复苏与生命力。
- 花:代表美丽与短暂,寓意春天的繁华。
- 荠、蘋:自然界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 百舌:象征生机与欢乐的春天。
- 月: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草甲苏烟”,意味着什么? A. 秋天的萧瑟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
“贺客园林莺燕”中的“莺燕”指的是什么? A. 代表春天的生机
B. 表示秋天的孤独
C. 象征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春过三分几”,说明了什么? A. 春天已经过去一半
B. 春天才刚开始
C. 春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一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春天的意象,但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春天的美好形成对比,增加了深度与厚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