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

时间: 2025-01-27 03:27:34

李花十里纵长围,漏出桃花片子儿。

千丈越罗初水冻,中间一点涴燕脂。

意思解释

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

原文展示

李花十里纵长围,漏出桃花片子儿。
千丈越罗初水冻,中间一点涴燕脂。

白话文翻译

李花在十里范围内绵延盛开,偶尔透出几朵桃花的花瓣。
在千丈的网罗中,初春的水面还未完全解冻,水中间映出一抹红色的燕脂。

注释

  • 李花:指的是李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桃花:桃树的花,通常与春天、爱情相关。
  • 千丈越罗:形容水面像一张网一样宽广而平静。
  • 涴燕脂:涴,表示沾染;燕脂,指的是红色的胭脂,形容水面上映出的红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后,诗人前往山庄探访朋友子仁,途中看到李花盛开,暗示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朋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诗的开头“李花十里纵长围”,描绘出李花盛开的壮观场面,给人以视觉冲击。李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复苏。接着“漏出桃花片子儿”,则通过桃花的点缀,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桃花与李花的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和情感。

后两句“千丈越罗初水冻,中间一点涴燕脂”则是对水面的描写,水面初冻,透出一点红色,似乎是春天的气息与花的颜色交织。这里的“燕脂”不仅是一种美的象征,还寓意着春天的温暖与柔情,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全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李花十里纵长围:描绘了李花盛开的广袤景象,十里之内花香四溢,营造了春天的氛围。
  2. 漏出桃花片子儿:李花盛开之美中偶尔透出桃花,形成鲜明对比,象征春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3. 千丈越罗初水冻:描写了水面广阔而平静,初春的寒冷尚未退去,增添了一丝清冷感。
  4. 中间一点涴燕脂:水面上反射出红色光泽,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花与桃花的色彩对比,突出春天的美丽。
  • 拟人:李花与桃花仿佛在互相呼应,赋予花朵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全诗的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桃花:代表着爱情与美好。
  • 水面:象征宁静与清新,反射出生命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主要花卉有哪些?

    • A. 玫瑰
    • B. 李花和桃花
    • C. 菊花
    • D. 牡丹
  2. “千丈越罗”描述了什么?

    • A. 高山
    • B. 水面
    • C. 天空
    • D. 草地
  3.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 A. 通过描写花朵
    • B. 通过描写天气
    • C. 通过描写动物
    • D. 通过描写人类活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都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