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使客夜归四首》
时间: 2025-01-27 04:07: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迓使客夜归四首
作者: 杨万里
病身已怯九秋凉,也复移樽下砌傍。
只爱杯中都是月,不知身上寸深霜。
清愁旧觉天来远,寒夜新添岁样长。
不是傍人俱欲睡,老人无睡亦何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身体虚弱,已经害怕这九月的寒凉,仍然把酒杯移到台阶旁边。
我只喜爱杯中映照的明月,完全不知自己身上已经结了深厚的霜。
曾经的忧愁让我觉得天边的距离遥远,寒冷的夜晚又为我的岁月增添了许多。
并不是旁人都想入睡,老人不睡觉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怯: 害怕、畏惧。
- 樽: 酒杯。
- 砌: 台阶、石阶。
- 寸深霜: 形容身上很冷,像霜一样厚重。
- 清愁: 清淡的忧愁。
- 岁样长: 形容岁月漫长。
- 傍人: 旁边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和“霜”常常象征着孤独与清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样的意象在古诗中屡见不鲜,常用以表达诗人的孤独情怀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生平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但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夜,正值诗人身体虚弱之时,感受到秋天的寒意。通过对酒月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深远,表面上看似是在描写秋夜的饮酒情景,实则蕴藏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孤独感。首句“病身已怯九秋凉”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体状态,秋天的寒凉使他倍感无力;而“移樽下砌傍”则表现了他虽病弱但仍然想要借酒消愁的愿望。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酒杯中倒映的明月,酒与月的结合,仿佛让他暂时忘却了身上的寒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清愁旧觉天来远,寒夜新添岁样长”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心理的孤寂,岁月的漫长让他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刻,愁思也愈加浓重。结尾处,诗人以“老人无睡亦何妨”自我安慰,虽无旁人的陪伴,但在孤独中也能找到一种释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身已怯九秋凉: 诗人身体虚弱,对秋天的寒冷感到害怕。
- 也复移樽下砌傍: 依然把酒杯移到台阶旁,表现出不顾身体状况,渴望享受片刻的安宁。
- 只爱杯中都是月: 酒中映照的明月让他心生喜悦,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不知身上寸深霜: 却对自己身上的寒冷浑然不知,表现出一种沉浸于美好而忽视现实的状态。
- 清愁旧觉天来远: 旧日的忧愁让他感到天边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时间的流逝让他更加孤独。
- 寒夜新添岁样长: 漫漫寒夜中,岁月的长度让他的忧虑更加加深。
- 不是傍人俱欲睡: 旁人都想入睡,反映出他周围的环境。
- 老人无睡亦何妨: 作为老人,不睡觉又有什么关系,显示出一种自我安慰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杯中都是月”将美好与酒结合,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对仗: 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诗中将情感赋予自然景物,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 象征着清幽和孤独,也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渴望。
- 霜: 代表了寒冷与孤独,暗示着诗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 樽: 酒杯,象征着欢愉与暂时的逃避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秋凉”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人对“杯中都是月”的感受是什么?
A. 忧愁
B. 喜悦
C. 无所谓
D. 恐惧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B. 对孤独与岁月流逝的感慨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写月亮与孤独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迓使客夜归四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酒与月的意象,但杨万里更多地表现出对时间与孤独的感慨,而李白则是对友情的追忆与自我陶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选》
- 《宋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