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帘听 咏弹筝》
时间: 2025-01-26 23:50: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是恹恹天气,十五盈盈女。
十三弦上情千缕。看玉比蝉钿,银排雁柱。
弹再鼓。动春纤当窗手语。音如诉。
含宫嚼羽。婉转歌喉吐。斜搊慢撚相思谱。
空闺似入,湘江凄楚。潇潇雨。偷将泪丝重数。
白话文翻译:
正值阴沉的天气,十五岁的姑娘显得愈加娇柔。
她在十三根弦上弹奏着千丝万缕的情感。看那玉器似蝉翼的装饰,银色的筝柱如雁群排成行。
再一次轻声弹奏,春天的细腻在窗前流转,手势如同在诉说。
音调似乎在倾诉,含蓄而细腻,婉转的歌声从她的喉咙中吐出。
轻轻拨动,慢慢编织着相思的乐谱。
空旷的闺房仿佛融入了湘江的凄楚,细雨如丝,偷来泪水一串串数不清。
注释:
- 恹恹:形容天气阴沉,令人感到疲倦的样子。
- 盈盈:形容女子姿态柔美、优雅。
- 弦:指古筝的弦。
- 情千缕:比喻感情复杂,缠绵如丝。
- 玉比蝉钿:形容装饰品的美丽,似玉器和蝉翼。
- 银排雁柱:指筝的结构,形象而美丽。
- 音如诉:形容音乐如同在倾诉心声。
- 相思谱:比喻对情感的记录与表达。
- 湘江:指湘江,象征思念与忧愁。
- 潇潇雨:形容细雨,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句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隔帘听 咏弹筝》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晴雨无常的天气和少女的弹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少女弹筝时的情感与环境的交融。诗的开头描绘了阴沉的天气和少女的优雅,营造出一种忧郁而又美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筝声的描绘,传达出那种似乎在诉说的音乐,情感的复杂如同每一根琴弦。诗中的“音如诉”极具表现力,音乐不仅是乐器的声音,更是情感的寄托,仿佛在诉说着那些难以言表的心事。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湘江与细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念与孤独。结尾处“偷将泪丝重数”不仅展现了少女的内心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无奈与凄楚。整首诗虽以简单的场景描写为主,但情感的深度与细腻的音律交融,使得这首诗在清丽中透出淡淡的忧伤,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是恹恹天气:天气阴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暗示情绪的低落。
- 十五盈盈女:描绘出少女的美丽与青春,形成天真与忧伤的对比。
- 十三弦上情千缕:用“千缕”形容情感的复杂与细腻,表现出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 看玉比蝉钿,银排雁柱:通过美丽的比喻,展现出弹筝的优雅与精致。
- 弹再鼓。动春纤当窗手语:音乐与手势的结合,流露出一种温柔的情感交流。
- 音如诉:音乐似乎在倾诉心声,强化了情感的传递。
- 含宫嚼羽:形容歌声的轻柔而富有层次感。
- 斜搊慢撚相思谱:相思的情感在音乐中慢慢展现。
- 空闺似入,湘江凄楚:空闺与湘江的意象结合,增添了孤独感。
- 潇潇雨。偷将泪丝重数:细雨与泪水的结合,表现出深深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音如诉”,把音乐比作诉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春纤当窗手语”,将手势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看玉比蝉钿,银排雁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少女在阴雨天气中弹奏古筝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情感的细腻思考,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相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少女:代表青春、纯真与情感的寄托。
- 古筝:象征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的表达。
- 湘江:象征思念与忧愁,增添情感的深度。
- 细雨:象征孤独与凄凉,增强诗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天气状态是什么?
- A. 晴天
- B. 雨天
- C. 阴天
- D. 风天
-
少女弹奏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古筝
- C. 笛子
- D. 小号
-
诗中提到的“湘江”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与忧愁
- C. 富饶
- D. 平静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呈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元恺的《隔帘听 咏弹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均描写女性情感,但董元恺更侧重音乐与情感的细腻结合,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