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湖百顷生芳草。
芙蓉不照红颠倒。
东坡道。
波光潋滟晴偏好。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平湖上,芳草生机盎然。
那芙蓉花的倒影,却在水中显得颠倒。
这是东坡所指之地。
波光闪烁,晴天的时候特别美好。
注释:
- 平湖:指辽阔的湖面,象征着开阔的自然景观。
- 百顷:形容面积广阔,通常指一百亩的土地,这里用来形容湖面上的草。
- 芳草:芬芳的草,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不照红颠倒:指荷花的倒影在水中似乎是颠倒的,表现出一种美的错位。
- 东坡:指苏东坡,著名诗人,常与自然景色联系。
- 波光潋滟:形容水面波光闪烁,充满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霜涯,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风受到当时文人文化的影响,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霜涯游览湖边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而作。诗中描绘了湖面上的草和荷花,结合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晴偏好》是一首表达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平湖、芳草和荷花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情感。开头的“平湖百顷生芳草”,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宽广和舒畅的感觉。接下来“芙蓉不照红颠倒”则是通过水中倒影的奇特现象,表现出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现实与幻象的思考。
“东坡道”一句,可以看作是对苏东坡的致敬,暗示诗人对其作品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追求。最后一句“波光潋滟晴偏好”,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晴天的湖面波光粼粼,尤为动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晴好天气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境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湖百顷生芳草:描绘了开阔的湖面上,生长着芳香的草,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
- 芙蓉不照红颠倒:描写了荷花的倒影在水中显得奇特,反映出自然的美丽与不常见的景象。
- 东坡道:提到苏东坡,暗示了对这位文人的崇敬,同时也将诗的情境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 波光潋滟晴偏好:晴天湖面的波光闪烁,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一幅画,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美。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引发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内心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湖:象征开阔和宁静,给人以心灵的舒适。
- 芳草:生命的象征,代表春天的生机。
- 芙蓉:美丽的象征,代表纯洁与优雅。
- 波光:水的灵动,象征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苏东坡
- C) 李白
-
“平湖百顷生芳草”中的“百顷”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湖的深度
- B) 湖的面积
- C) 湖的温度
-
“波光潋滟晴偏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 A) 雨天
- B) 晴天
- C) 雪天
答案:
- B) 苏东坡
- B) 湖的面积
- B) 晴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霜涯的《晴偏好》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倾向于表达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李霜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