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贞节贾母刘氏》

时间: 2025-01-22 14:04:59

常时易处变时难,掬育孤儿纺织间。

向使相欢得偕老,贞名未必满人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时易处变时难,掬育孤儿纺织间。
向使相欢得偕老,贞名未必满人寰。

白话文翻译:

常态下的生活容易,而在变动的时局中生活就困难了。
在艰难的环境中,抚育孤儿,忙于纺织。
即使能与爱人欢愉相伴,白头偕老,
但贞节的名声未必能在世间流传得如此广泛。

注释:

字词注释:

  • 常时:平常的时光。
  • 易处:容易处于某种状态。
  • 变时:变化的时局,指动荡不安的时代。
  • 掬育:用手掬起、抚育,指对孤儿的关照和抚养。
  • 纺织间:在纺织的空隙中,指忙于生活的同时照顾孤儿。
  • 相欢:相互欢愉,形容与爱人之间的快乐。
  • 得偕老:能够一直携手共度余生。
  • 贞名:指贞节的名声,洁白的名誉。
  • 人寰:人世间,世俗社会。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贞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常用于描述女性的贞洁和忠贞不渝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元代诗人,生于元朝初年,擅长诗歌与文赋,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他的诗风清丽而富有哲理,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时代动荡不安,社会变化频繁,尤其是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受到传统与现实的双重影响。诗中提到的孤儿和贞节,反映了在困境中女性的坚韧与无奈。

诗歌鉴赏:

《题贞节贾母刘氏》是一首充满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全诗从常态与变局的对比入手,展现了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描绘“掬育孤儿”的画面,表达了对孤儿生活的关注与同情,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压力。在艰苦的环境下,女性不仅要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标准与评价。

诗中提到“贞名未必满人寰”,这句更是直击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的苛求与评判。即便是能够与爱人相伴到老,贞节的名声也不一定能被世人认可。从这一点上看,诗人不仅是在描绘个人情感的无奈,更是在深刻反思社会对女性的种种不公。

姚燧在此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常时的“易处”与变时的“难”,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也让人思考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个人的选择与命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常时易处变时难:平常的生活容易,但在动荡的时代中生存就变得困难。
  2. 掬育孤儿纺织间:在艰难的环境下,作者关注孤儿的抚养,表现出一种无私的关怀。
  3. 向使相欢得偕老:即使能够与爱人共享快乐,携手共度余生。
  4. 贞名未必满人寰:然而,贞节的名声未必能被世人认可和传播。

修辞手法:

  • 对比:常时与变时的对比突出了生活的艰辛。
  • 形象化:通过“掬育孤儿”的描写,形象展现了女性的责任与辛劳。
  • 反讽:虽然追求贞节,但现实中却难以被认可,形成一种反讽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的社会中,女性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贞节这一传统美德的深刻反思,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重重期待与压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儿:象征着无辜与苦难,反映社会的冷漠。
  • 贞节:代表传统美德,承载着对女性的期望与评价。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孤儿的意象突显了社会责任感,贞节的意象则引发了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易处”与“难”分别指什么? A. 生活的简单与复杂
    B. 富裕与贫穷
    C. 爱情与友情
    D. 知识与无知

  2. 诗中的“贞名”指什么?
    A. 财产
    B. 贞节的名声
    C. 权力
    D. 地位

  3.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展现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压力? A. 叙述
    B. 对比与反讽
    C. 描写
    D. 夸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红楼梦》中的相关诗句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姚燧的诗更关注社会现实,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