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送振业姨侄归》
时间: 2025-01-27 04:0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送振业姨侄归
作者:张槎 〔清代〕
短榻与残灯,
拨火敲冰。
闲来拥絮说心情。
不信人归先似燕,
倏尔奔腾。
莫漫惜伶仃。
琐琐星星,
悔将生事误春耕。
藉语儿曹休望远,
未有归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夜灯下,坐在短榻上,拨动着火焰,敲打着冰块,闲暇时与朋友聊天,倾诉心情。作者不相信人们的归来会像燕子那样迅速,瞬间就飞奔而来。不要轻易珍惜孤独的日子。
在夜空中,星星点点,作者感到惋惜,因为忙于世事而误了春耕。借着与儿女的交谈,不要再期望远方的归途,因为目前还看不到回家的路。
注释
1. 短榻:短的床榻,指简陋的住宿。
2. 残灯:残余的灯光,表示夜晚的孤寂。
3. 拨火敲冰:生火与冰的对比,表现出生活的艰苦与无奈。
4. 拥絮:抱着绵絮,象征柔软舒适的交谈。
5. 倏尔:瞬间,快速的意思。
6. 琐琐星星:指繁星点点,象征孤独的夜晚。
7. 生事:指世俗的烦扰与琐事。
8. 休望远:不要再期待遥远的事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显著的古典典故,但通过燕子归来的意象,表达了离别与重聚的主题。在古代,燕子归来常常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团聚。诗人通过燕子的比喻,反映出对归来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人生百态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送别亲友之际,正值春耕之时,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归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浪淘沙 送振业姨侄归》是一首清新而富有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短榻、残灯、冰火等意象,勾勒出一种孤独而沉重的氛围。夜晚的灯光微弱,仿佛预示着离别的伤感。作者在寂静的夜里,拨动火焰,敲打冰块,用这种简单的动作来消磨时光,表现出他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燕”,既是归来的希望,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但作者却对这种归来持怀疑态度,表现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同时,琐琐星星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让人感受到在喧嚣的世事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助。
最后,诗的结尾以“未有归程”收束,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归宿的渴望巧妙结合,给人以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传达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心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榻与残灯:描绘夜晚的环境,表达孤独。
- 拨火敲冰:生活的艰难与无助。
- 闲来拥絮说心情:与友人闲聊,倾诉内心感受。
- 不信人归先似燕:对归来的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 倏尔奔腾:快速而不能把握的时光。
- 莫漫惜伶仃:不要轻易珍惜孤独,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琐琐星星:夜空的孤独感。
- 悔将生事误春耕:对生活琐事的惋惜。
- 藉语儿曹休望远:与孩子们的交谈,舒缓内心的焦虑。
- 未有归程: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归来的比作燕子,象征快速与期望。
- 拟人:星星被描绘成“琐琐”,赋予情感。
- 对仗:如“拨火敲冰”、“闲来拥絮”,增强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对归来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反映了人在孤独与期待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榻:象征简单与孤独。
- 残灯:代表光明的微弱与孤寂。
- 冰火:对立的元素,象征生活的艰难与温暖的渴望。
- 燕子:象征归来的希望与时间的流逝。
- 星星:象征孤独的夜晚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短榻”代表什么?
A. 豪华的床
B. 简陋的床榻
C. 席子
D. 沙发 -
诗中提到的“燕”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希望与归来
C. 旅行
D. 迷茫 -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惆怅与无奈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政治与理想的追求。
- 张槎的《浪淘沙》则更为细腻,主要集中于个体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