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时间: 2025-01-11 14:31:42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意思解释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白话文翻译:

客人来到炎热的地方,感到一丝凉意,江风吹入空旷的阁楼,雨水浸润着走廊。
回头望去,远处的山间有寺庙和溪流相隔,躺着醒来时,闻到晨炊的稻饭香气。
荔枝鲜红,樱桃和枣子虽小却美味,桂酒清香甘甜,犹如琳琅满目。
思绪回到北边的山峦,应该不会太晚,没想到南迁的日子总是漫长。

注释:

  • 炎陬:指炎热的地方。
  • 虚阁:空旷的阁楼。
  • :浸润,侵入。
  • 荔饷:荔枝的美味。
  • 桂醅:桂花酿制的酒,醇厚的酒。
  • 思移峤北:思念到北边的山峦。
  • 南迁:指从北方迁移到南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之弟。他与兄长并称,文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江雨连绵的季节,苏辙在炎热的夏日中得到一丝凉意,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入诗,描绘了在江边小阁楼中感受连绵阴雨后的宁静与凉爽。诗的前两句通过“炎陬”和“江吹”,表现出炎热与凉爽的对比,展现出诗人的细腻感知。接着,诗人回忆起野外的寺庙和山溪,暗示自然的静谧与和谐。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荔枝、樱枣和桂醅的描写,展现出丰收和美味,表达了生活的幸福感。最后一句“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则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生活哲学:时光虽长,但心中所念的地方始终是温暖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到炎陬喜暂凉:外来的客人来到炎热的地方感到一丝凉意,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气候变化的敏感。
  2. 江吹虚阁雨侵廊:江风吹拂,雨水浸润,描写出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江边环境。
  3. 回看野寺山溪隔:回头望去,远处的寺庙和山溪相隔,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卧觉晨炊稻饭香:躺着醒来,闻到晨炊的稻饭香气,描绘了生活的温馨与惬意。
  5. 荔饷深红陋樱枣:用荔枝的颜色和樱枣的味道来表达生活的丰富。
  6. 桂醅淳白比琳琅:桂酒的醇厚,形容其色泽清新,如同琳琅满目。
  7. 思移峤北应非晚:思念北边的山峦,感慨时间并不会太晚。
  8. 未省南迁日月长:南迁的生活似乎漫长,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吹虚阁雨侵廊”,对称工整。
  • 比喻:将桂花酒比作琳琅,突显其美丽与甘甜。
  • 意象:运用了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 :代表着滋润与生命的源泉。
  • 寺庙:象征着宁静和心灵的归宿。
  • 稻饭香:代表着生活的温暖和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炎陬”指的是: A. 寒冷的地方
    B. 炎热的地方
    C. 湿润的地方

  2. “桂醅淳白比琳琅”中“琳琅”意指: A. 美丽的事物
    B. 香甜的食物
    C. 清新的空气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加强调对历史的感慨与哲理思考,而苏辙则偏重于生活的细节和个人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却共同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