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时间: 2025-01-25 22:4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枝,春江曲,千缕万缕摇新绿。
柔条不解系兰桡,相逐游丝向天北。
儿郎去未归,数遍江头树。
忧心如摇旌,县县逐飞絮。
絮飞叶成阴,犹能庇本根。
嗟彼远行子,胡为不思亲。
枝上灵禽噪晴昼,鹤发倚门屡搔首。
綵衣南归拜堂下,持觞起舞歌杨柳。
母乐泄泄子乐融融,不比杨柳枝零落同秋蓬。
母子欢乐情无终,呜呼母子欢乐情无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杨柳,柳枝轻轻摇曳,似乎在随风舞动。柳条柔软,无法系住小船,游丝般的柳条随风飘向北方。诗人忧心未归的儿子,数遍江边的树木,心中如同摇曳的旌旗,随着飘飞的柳絮而浮动。尽管柳絮飞舞,树叶依然能够庇护根部。感叹远行的孩子,为何不思念亲人?枝头的鸟儿在晴朗的白天鸣叫,白发苍苍的老人倚着门反复叹息。身着彩衣的儿子南归,拜堂之下,举杯起舞,歌唱杨柳。母亲的欢笑,儿子的乐融融,这种亲情的欢乐,恰似杨柳枝不再随秋风凋零,母子之间的欢乐情永无尽头。
注释
- 杨柳枝:杨柳的嫩枝,象征春天的生机与轻柔。
- 春江曲:春天的江水,泛起涟漪,曲折而美丽。
- 兰桡:指的是一种类型的小船。
- 游丝:形容柳枝像游丝一样随风飘动。
- 忧心如摇旌:形容心中忧虑如同摇曳的旗帜,随风飘荡。
- 胡为不思亲:感叹远行的儿子为何不想念家乡的亲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华是明代的著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家庭的思考与感悟。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杨柳枝》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生命重生的季节。诗中描绘了春江的美景以及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思念,反映了家庭亲情与游子心中的牵挂。
诗歌鉴赏
《杨柳枝》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深刻地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诗歌开篇便以“杨柳枝”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柳条摇曳,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儿子未归的思念,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诗中“柔条不解系兰桡”的描绘,生动体现了柳枝的柔软与轻盈,象征着母子情感的脆弱与珍贵。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勾勒出飞絮与游丝的画面,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比“母乐泄泄子乐融融”,展现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欢乐,强调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珍贵。最后的“呜呼母子欢乐情无终”更是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母子间的深厚感情是无法被时间与空间所割裂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枝,春江曲: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枝摇曳,江水波光粼粼。
- 千缕万缕摇新绿:形容柳树的新芽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 柔条不解系兰桡:柳条柔软,无法将小船系住,象征着无奈与脆弱。
- 儿郎去未归:诗人忧心未归的儿子。
- 数遍江头树:反复数着江边的树,寄托思念。
- 忧心如摇旌:忧虑的心情随风摇摆。
- 县县逐飞絮:飞扬的柳絮,象征着思念与牵挂。
- 絮飞叶成阴:飞絮虽多,但仍能庇护根部,象征着家庭的庇护。
- 嗟彼远行子,胡为不思亲:叹息孩子为啥不思念家乡。
- 枝上灵禽噪晴昼:鸟儿在树上欢唱,增添生机。
- 鹤发倚门屡搔首:白发老人焦急等候。
- 綵衣南归拜堂下:儿子身着彩衣返回,象征团圆。
- 母乐泄泄子乐融融:母子之间的欢乐与温暖。
- 不比杨柳枝零落同秋蓬:强调母子情感的持久,不随时光而凋零。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杨柳枝”比喻母子情感的柔软与脆弱。
- 拟人:将柳枝和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母乐泄泄子乐融融”,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思念,强调亲情的珍贵与永恒。它反映了家庭的温暖以及对亲人关怀的深切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柔情。
- 春江:寓意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飞絮:象征思念、牵挂与无常的时光。
- 母亲:家庭温暖的象征,表达深厚的亲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柳枝》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小船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
“母乐泄泄子乐融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母亲的忧虑
B. 母子之间的欢乐
C. 孤独的感觉
D.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情感深厚。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思乡之情,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杨柳枝》与《春江花月夜》的对比:两首诗均表现春天的美景,前者更注重亲情的描写,而后者则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上更为悠远。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袁华研究》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