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居谁分解伤春,竞赌长楸走马身。
寂寞空城飞絮尽,羌笳吹起六街尘。
白话文翻译:
在平日里,谁能解读这伤春之情呢?大家都在争相赌玩,骑马穿梭于长楸树下。空荡荡的城中,飞舞的柳絮已经消散,羌笳的乐声在六条街道上飘荡,卷起了尘土。
注释:
- 伤春:指春天的伤感,常常用来表达对春天短暂的惋惜。
- 长楸:一种树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繁华。
- 羌笳:一种乐器,通常与羌族的音乐有关,象征着边塞的情景。
- 六街尘:指城市街道上的尘土,暗示着繁华与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60年-1730年),字佩弦,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繁华的怀念。
诗歌鉴赏:
《杨柳枝 其十四》以伤春之情为主题,诗人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揭示了对于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句“平居谁分解伤春”以反问的方式引入,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问世人对春天的感受。接下来的“竞赌长楸走马身”描绘了一幅热闹的画面,说明人们沉浸于玩乐中,忽视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寂寞空城飞絮尽”则转向一种静谧的情境,空城与飞絮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感觉,暗示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无常。“羌笳吹起六街尘”则通过羌笳的乐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城市的繁华与喧闹,进一步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在抒情中渗透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居谁分解伤春:在闲暇时光,谁能真正理解这份对春天的伤感?
- 竞赌长楸走马身:人们争相在长楸树下玩乐,骑马奔跑,忽视了春天的美丽。
- 寂寞空城飞絮尽:空旷的城市中,飞舞的柳絮已然消逝,带来一种孤寂感。
- 羌笳吹起六街尘:羌族的乐器声响起,伴随着六条街道上的尘土,表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嘈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与人的无知进行对比。
- 拟人:通过“飞絮尽”赋予柳絮生命,表现春天的短暂。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春天的伤感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长楸:生命的象征,代表了春天的生机。
- 飞絮:象征着春天的流逝,隐喻着时间的无情。
- 羌笳:代表边塞的音乐,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乡的情绪。
- 尘土:象征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麻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楸”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树木
C. 一种花卉 -
"寂寞空城飞絮尽"中的“飞絮”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春天的短暂
C. 人的孤独 -
诗中“羌笳”代表了哪种情景? A. 农村的宁静
B. 城市的繁华
C. 边塞的音乐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黄鹤楼》 by 崔颢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命运。
- 《黄鹤楼》: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的眷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