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素手》
时间: 2025-01-27 04:20: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影 素手
纤纤娇软,记漫拨朱弦,心事倾诉。
翠叶深藏,不胜春寒,暗将香蕊半吐。
杨妃新剥荔枝蜜,待看取红酥滴露。
想那时月榭轻携,最是销魂无数。
落日胡沙万里,正琵琶马上,几番回顾。
去国哀愁,儿女离情,泪洒重台归路。
齿盟切切留痕血,似点点梅花开处。
舞袖扬,千种风流,都在柔柔玉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柔美的女子,纤细的手指拨动着朱红色的琴弦,倾诉着内心的情感。翠绿色的叶子遮掩着,春寒未去,悄然绽放出香蕊。想象杨贵妃刚剥开的荔枝,甘甜的蜜汁在阳光下滴落。回忆那时与爱侣在月下相携,令人销魂的时光。夕阳西下,万里胡沙,正是骑马弹琵琶的时刻,几度回首。离开故国的哀愁、儿女的离情,泪水洒落在归路的重台上。齿间的誓言深刻如血,仿佛梅花在开处点点绽放。舞动的袖子,千种风情,尽在那温柔的玉手之中。
注释:
- 纤纤娇软:形容女子娇嫩纤细的身姿。
-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 翠叶:绿叶,象征生机与春天。
- 香蕊:花蕊,暗指女子的芳香与柔美。
- 杨妃:指杨贵妃,历史上著名的美人。
- 荔枝蜜:象征甜美的爱情。
- 月榭:指月下的亭台,营造浪漫的氛围。
- 重台:指高台,象征着离别和归路的艰辛。
- 齿盟:指誓言,形容爱情的坚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为近代宋词的代表性人物,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对其创作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创作背景:
在古代,离别与恋爱是诗歌的重要主题,作者此时正处于情感的纠葛与思念之中,因而创作了这首充满柔情与思绪的诗作。
诗歌鉴赏:
这首《疏影 素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女子的纤细与温柔,以及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开篇便以“纤纤娇软”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柔软的感觉。紧接着,诗人通过拨弦、倾诉等动作,展现出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在诗中,杨贵妃与荔枝蜜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甜美的爱情,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的层次逐渐加深,离别的哀愁、儿女情长纷纷涌现,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楚与怀念。
最后,诗的尾声以“舞袖扬,千种风流”收束,不仅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也寓意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怅惘,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纤纤娇软,记漫拨朱弦,心事倾诉。
- 描绘女子的娇柔,拨动琴弦倾诉心事。
- 翠叶深藏,不胜春寒,暗将香蕊半吐。
- 绿叶遮掩着花蕊,春寒未去,花蕊悄然绽放。
- 杨妃新剥荔枝蜜,待看取红酥滴露。
- 以杨贵妃和荔枝蜜象征甜蜜的爱情。
- 想那时月榭轻携,最是销魂无数。
- 回忆与爱人共度的浪漫时光。
- 落日胡沙万里,正琵琶马上,几番回顾。
- 描绘夕阳下的孤独和离别,骑马弹琵琶。
- 去国哀愁,儿女离情,泪洒重台归路。
- 表达对故国和亲人的思念,泪水洒落。
- 齿盟切切留痕血,似点点梅花开处。
- 形容深刻的誓言如梅花般绽放。
- 舞袖扬,千种风流,都在柔柔玉素。
- 以舞袖之美表现女性的风情与柔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齿盟切切留痕血”,用血象征誓言的坚定。
- 拟人:如“香蕊半吐”,使花蕊似乎有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性的柔美与对爱情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离别的哀痛,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纤纤:象征女子的柔美。
- 朱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翠叶:象征生命与春的生机。
- 荔枝蜜:象征甜蜜的爱情。
- 月榭:象征浪漫与宁静的氛围。
- 重台:象征离别的苦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朱弦”指的是什么?
- A. 朱红的琴弦
- B. 朱红的花瓣
- C. 朱红的夕阳
- “杨妃”提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昭君
- B. 李清照
- C. 杨贵妃
- 诗中提到的“泪洒重台”意指什么?
- A. 悲伤的离别
- B. 快乐的相聚
- C. 梦中的幻想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情感,但《疏影 素手》更侧重于对离别的哀愁,而《如梦令》则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词选》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