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义赵提干林亭》

时间: 2025-02-04 15:40:00

武陵诸胜状,如列在檐前。

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

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

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武义赵提干林亭
作者: 翁卷 〔宋代〕

武陵诸胜状,如列在檐前。
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
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
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武陵的美丽景色,仿佛那各种胜景就像在屋檐前一一展现出来。阳光照耀着一座座楼台,几处村庄的桑树和柘树间飘荡着烟雾。鸟儿在春天的山谷中鸣叫,稻秧在平坦的田野中郁郁葱葱。这里面隐约可以看到渔夫和樵夫的身影,我的诗歌对此却无法尽述。

注释:

  • 武陵:指的是武义县,风景优美的地方。
  • 诸胜状:指各种美丽的景色。
  • 一郭:指一座城墙,象征着楼台建筑。
  • 桑柘烟:桑树和柘树,常见的农田树木,象征农田的烟雾缭绕。
  • 渔樵影:渔夫和樵夫的身影,象征了田园生活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主张诗歌应反映真实的自然和人情,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义的一个亭子中,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武义的田园风光。开篇用“武陵诸胜状,如列在檐前”引出全诗的主题,展现出诗人眼中如画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呈现出阳光洒在楼台上、村庄炊烟袅袅的静谧画面。鸟鸣和春色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秧绿水平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丰收与希望的意象。

“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一句则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尽管景色美丽,生活宁静,但他认为自己的诗歌无法完全表达所见之美。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艺术表达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文情境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武陵诸胜状,如列在檐前:开篇即设立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仿佛所有美好的景色都在眼前展现。
    • 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通过具体的建筑和村庄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 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使用音韵和色彩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 中有渔樵影,吾诗咏不全:诗人反思自己的表达局限,显示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列在檐前”的美景,生动形象。
    • 拟人:鸟啼声似乎为春天的谷地赋予了情感。
    • 对仗:如“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形成了和谐的对仗结构。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艺术表达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武陵:象征美丽的自然环境,寄托诗人的情感。
  • 楼台、村庄:代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鸟啼、春谷: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复苏。
  • 渔樵:象征人们的劳动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色是什么?

    • A. 高山
    • B. 河流
    • C. 田园
    • D. 城市
  2. 诗人对自己诗歌的表达是否满意?

    • A. 满意
    • B. 不满意
    • C. 有些满意
    • D. 不确定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翁卷与王维的诗作均描绘自然与人文,但翁卷更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地融入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翁卷生平与诗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