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氏东山草堂
作者: 翁卷 〔宋代〕
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
唯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
鹊来巢木末,龟出戏蒲根。
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
白话文翻译
在城边的古老谢村中,依然存留着博士的草堂。
只见烟雾和霞光升起,完全没有市井的喧闹。
喜鹊飞来在树梢上筑巢,乌龟从水中出来在蒲草根旁嬉戏。
吟诗的客人消失了,只能倚栏远望几次。
注释
- 城隅:城的角落,指的是城市的边缘。
- 古谢村:指的是古老的谢村,可能是指某个历史悠久的村落。
- 博士草堂:指的是读书人或学者的住处,草堂即指简陋的居所。
- 烟霞:指的是山间的云雾和霞光,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
- 市井:指的是市区或市集,喧闹的人声。
- 鹊: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吉祥。
- 龟:象征长寿和安静。
- 蒲根:指的是水边的蒲草,常见于河边或湖边。
典故解析
“博士草堂”可能是对当时社会中读书人身份的隐喻,强调了文人雅士的生活理想。古谢村的设定则反映了一种归隐的思想,代表着对喧嚣市井生活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南宋诗人,生于约1090年,卒于约1150年,字子元,号梦窗,擅长诗歌,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向往隐居生活,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翁卷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周氏东山草堂》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透过对古谢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描述了一个宁静、古朴的环境,诗人通过这一背景,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接下来的“唯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表现了诗人对繁华城市生活的厌倦,强调了在自然中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鹊来巢木末,龟出戏蒲根”描绘了生活在自然中的动物,象征着和谐与安宁,进一步烘托了诗中隐逸的气氛。最后一句“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显露出诗人对吟诗者的寄托与思考,似乎在表达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喧嚣尘世的反思,令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城隅古谢村: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设定了诗的场景。
- 博士草堂存: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知识分子的存在。
- 唯见烟霞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营造了一个唯美的氛围。
- 全无市井喧:对比城市生活的喧闹和乡村的宁静。
- 鹊来巢木末: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和谐的生态环境。
- 龟出戏蒲根: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 消得吟诗客:暗示诗人对吟诗生活的向往。
- 凭栏看几番: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的喧闹与乡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烟霞、鹊、龟等意象构建出和谐的自然景观。
- 比喻:将自然描绘成一个可以依偎的家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喧闹社会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感与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烟霞:象征着自然的美与宁静,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
- 鹊:象征着吉祥的鸟类,寓意着生活的美好。
- 龟:象征着长寿与安静,体现了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 蒲根: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博士草堂存”指的是:
- A. 书院
- B. 学者的住所
- C. 市集
- D. 花园
-
诗人对“市井”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厌倦
- C. 无所谓
- D. 向往
-
“鹊来巢木末”中,鹊的象征意义是:
- A. 不吉利
- B. 美好的生活
- C. 忧伤
- D. 纷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采桑子》 - 毛滂
诗词对比: 翁卷的《周氏东山草堂》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翁卷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描写与生活哲学。两者都反映了文人对于喧嚣生活的逃避和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翁卷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