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韩伯》

时间: 2025-01-27 04:38:06

暂得共论文,依然纵踪分。

春来若为况,避远不相闻。

一路水兼石,万重山隔云。

何由比明月,到处可逢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张韩伯
翁卷 〔宋代〕
暂得共论文,依然纵踪分。
春来若为况,避远不相闻。
一路水兼石,万重山隔云。
何由比明月,到处可逢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张韩伯相聚时的欢愉,尽管相聚的时光短暂,依然无法避免分离。春天来临时,如果再相聚,又该如何呢?只怕会避远而不闻音信。一路上有水和石头,万重山隔着云雾。何时才能像明月一样在各处相遇呢?

注释:

  • 暂得:暂时得到。
  • 共论文:一起讨论或交流学问。
  • 纵踪分:纵然有交情,最终还是要分开。
  • 春来若为况:春天来临时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 避远不相闻:避免远离,以至于无法互相听到消息。
  • 一路水兼石:一路上有水流和石头。
  • 万重山隔云:千山万水,云雾缭绕,彼此隔绝。
  • 何由比明月:怎么能像明月那样,随处可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字子晦,号苍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丽、自然,擅长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与张韩伯短暂相聚后写成,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因生活忙碌而不得不分开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赠张韩伯》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自然景观的刻画,展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分离的无奈。首句“暂得共论文”,直接表明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而“依然纵踪分”则隐含着即将到来的分离的惆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水兼石”“万重山隔云”,生动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因距离和生活的忙碌而难以相聚的困境。最后一句“何由比明月,到处可逢君”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明月作为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情谊的憧憬与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暂得共论文:表达了与朋友短暂相聚的快意。
  2. 依然纵踪分:虽然相聚,但仍免不了分别,暗示人际关系的脆弱和无奈。
  3. 春来若为况:抒发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和不确定性。
  4. 避远不相闻:担心因为距离而失去联系,反映了人们对友情的珍惜。
  5. 一路水兼石:描绘旅途的自然景观,象征人生的曲折与艰难。
  6. 万重山隔云:暗示重重阻隔,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7. 何由比明月:以明月作比,期盼能够随时相见,传达出强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明月,象征清晰而难以捉摸的情感。
  • 对仗:诗句的对仗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水、石、山、云)反映内心情感,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友情,即使因生活的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分开,仍然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再相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的时间和友谊的珍贵。
  • :象征坚固的情谊。
  • :象征隔阂与阻碍。
  • :象征朦胧与不确定性。
  • 明月:象征着美好、团圆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维
    • C. 翁卷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 A. 水和土
    • B. 风和沙
    • C. 水和石
    • D. 山和海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爱情
    • B. 友情
    • C. 亲情
    • D. 乡愁

答案:

  1. C. 翁卷
  2. C. 水和石
  3. B. 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友人赠别》——李白

诗词对比:

《赠张韩伯》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无奈,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后者则通过豪放的言辞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传达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人生的短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