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山人居》
时间: 2025-01-11 19:51: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陈山人居 黄滔 〔唐代〕 犹自莓苔马迹重,石嵌泉冷懒移峰。 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 隔岸青山秋见寺,半床明月夜闻钟。 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白话文翻译:
仍然可以看到莓苔上重叠的马蹄印,石头嵌入的泉水冷冽,山峰懒得移动。 空中的凤凰似乎在檐前的竹子上觅食,随意地拔起涧底形状如龙的松树。 隔着岸边的青山在秋天可以看到寺庙,半张床上的明月在夜晚听到钟声。 谁能不感到惆怅,关于磻溪的往事,古今悠悠,不再相遇。
注释:
- 莓苔:青苔。
- 石嵌泉冷:石头中嵌入的泉水显得冷冽。
- 凤食檐前竹:比喻檐前的竹子如同凤凰的食物。
- 龙形涧底松:形容涧底的松树形状如龙。
- 磻溪事:指古代传说或历史事件,具体指代需结合上下文和历史背景。
典故解析:
- 磻溪事:可能指古代某位隐士或历史事件,具体内容需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来推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该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或隐居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或隐居时,对所见景物的即兴创作,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莓苔、泉水、竹子、松树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中“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灵性。后两句通过对青山、寺庙、明月、钟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犹自莓苔马迹重:诗人看到莓苔上重叠的马蹄印,暗示了过往的痕迹。
- 石嵌泉冷懒移峰:石头中嵌入的泉水冷冽,山峰似乎懒得移动,形成了一种静态的美。
- 空垂凤食檐前竹:檐前的竹子如同凤凰的食物,比喻竹子的珍贵。
- 漫拔龙形涧底松:涧底的松树形状如龙,形容松树的雄伟。
- 隔岸青山秋见寺:隔着岸边的青山在秋天可以看到寺庙,增添了诗的意境。
- 半床明月夜闻钟:半张床上的明月在夜晚听到钟声,营造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 谁能惆怅磻溪事:诗人感慨磻溪的往事,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 今古悠悠不再逢:古今悠悠,不再相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食檐前竹”、“龙形涧底松”。
- 拟人:如“懒移峰”。
- 对仗:如“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莓苔、泉水、竹子、松树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进而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莓苔: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 泉水:代表着自然的清新与冷冽。
- 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松树:代表着雄伟与不屈。
- 青山:象征着永恒与宁静。
- 明月:代表着清澈与宁静。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凤食檐前竹”中的“凤”指的是什么? A. 凤凰 B. 风 C. 风筝 D. 风铃
-
诗中“龙形涧底松”中的“龙”指的是什么? A. 龙 B. 蛇 C. 松树 D. 石头
-
诗中“磻溪事”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传说 B. 历史事件 C. 隐士的故事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 A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黄滔的《题陈山人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黄滔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黄滔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