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陶令送水沉,报以双井茶二首》

时间: 2025-04-27 11:01:32

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

辨香急试慱山火,两袖急生南海云。

苒惹须眉清入骨,萦盈窗儿巧成文。

琼琚作报那能辨,双井春风辍一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海陶令送水沉,
报以双井茶二首。
岭外书来谢故人,
梅花不寄寄炉熏。
辨香急试慱山火,
两袖急生南海云。
苒惹须眉清入骨,
萦盈窗儿巧成文。
琼琚作报那能辨,
双井春风辍一斤。

白话文翻译:

南海的陶令(陶渊明)送来的水沉,我回以双井的茶二首。
岭外的书信送来,感谢我的旧友,梅花虽没有寄来,却飘散着炉火的香气。
急于分辨香味,赶紧尝试山上的火,
两袖间急速生出南海的云。
那细腻的情感让人清新入骨,
窗前萦绕的气息巧妙地化成文章。
用琼琚作为回报,那又能分辨什么呢?
双井的春风,拂过时光,停留了一斤。

注释:

  1. 南海陶令:指陶渊明,南海指的是陶渊明的隐逸生活,陶令即陶渊明的别称。
  2. 双井:指双井茶,双井是中国著名的茶区,茶的清香。
  3. 岭外:指远方的地方,可能指代他乡或他人寄来的书信。
  4. 梅花不寄寄炉熏:梅花虽未寄来,但可以闻到炉火的香气,暗示友谊的温暖。
  5. 辨香急试慱山火:急于辨别香味,尝试用山上的火来烘焙茶叶。
  6. 琼琚:美玉,用作茶的代称,象征珍贵的茶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壶,南宋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清新自然,注重生活的真实感受。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杨万里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开头以“南海陶令送水沉”引入,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更是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接着通过细腻的意象,如“梅花不寄寄炉熏”,表现出友谊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诗中对茶的品味与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馈赠的感激。

全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意境深远。尤其是“琼琚作报那能辨,双井春风辍一斤”,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对友人馈赠的珍视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南海陶令送水沉”: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引入,寓意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报以双井茶二首”:表达了诗人以茶回赠友人的情意。
    • “岭外书来谢故人”:远方的书信传来,感谢老朋友的情谊。
    • “梅花不寄寄炉熏”:虽未得到梅花,但炉火的香气依然弥漫,说明情感的传达。
    • “辨香急试慱山火”:急于辨别香味,体现了对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2. 修辞手法

    • 比喻:“琼琚作报”将茶赋予了美玉的价值,象征珍贵。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辨香急试慱山火”对应“两袖急生南海云”。
  3.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茶、友谊与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美好的感悟。

意象分析:

  1. 南海: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理想。
  2. :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3. 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友谊,虽然未能实寄,但香气依然存在,体现了情感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海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A. 白居易
    B. 李白
    C. 陶渊明
    D. 杜甫

  2. “双井”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种茶
    B. 一种花
    C. 一种果
    D. 一种酒

  3. 诗中的“琼琚”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玉
    C. 一种酒
    D. 一种茶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此诗在表达友谊和自然之美上有相似之处,均运用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