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蚤起秣陵镇二首 其二
作者:杨万里
山路祇言迥,农家俱夙兴。
短长群稚子,回避一田塍。
随犬能知路,骑牛底用绳。
兹行有胜事,何处不丰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秣陵镇的乡村景象。山路曲折遥远,农家早早起床忙碌。小孩们在田间嬉戏,躲避着田埂。跟着狗可以找到路,骑牛则不需要用绳子。如今出行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哪里都有丰收的景象。
注释
- 蚤起:早起。
- 秣陵镇: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 祇言:只是说,仿佛只讲。
- 迥:遥远、曲折。
- 夙兴:早起。
- 短长:高矮、大小。
- 群稚子:一群小孩。
- 回避:避开。
- 田塍:田间的埂。
- 随犬:跟着狗。
- 兹行:今天的行程。
- 胜事:美好的事情。
- 丰登: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主攻诗、文。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和生动活泼的风格著称,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使其诗作在宋代诗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蚤起秣陵镇二首》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对农家早起劳作的描绘,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和美好,体现出一种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丰收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乡村早晨。开篇便用“山路祇言迥”展现出山路的曲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氛围。农家早起,表现了农民勤劳的精神,短长稚子之间的嬉戏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随犬能知路,骑牛底用绳”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农家生活的简单和真实,狗和牛都是农家的好帮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两句“兹行有胜事,何处不丰登”则是诗的高潮,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暗示着即使是在艰苦的乡村生活中,也能找到丰盈与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平实中透出情感的深邃,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路祇言迥:山路曲折而遥远,给人一种孤独感。
- 农家俱夙兴:农家的人们早早起床,勤劳的气息扑面而来。
- 短长群稚子:小孩们在田间玩耍,或高或矮,天真无邪。
- 回避一田塍:他们在玩耍中躲避田埂,表现出童趣。
- 随犬能知路:跟着狗走,显得自然又轻松。
- 骑牛底用绳:骑牛的时候不需要绳子,体现了对动物的信任。
- 兹行有胜事:今天出门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 何处不丰登:哪里都有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满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短长群稚子,回避一田塍”,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狗和牛被赋予了能知路和不需要绳子的能力,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比喻:山路的曲折比喻生活道路的艰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勤劳与丰收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传递出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山路:象征艰辛与追求,代表人生的旅途。
- 农家:象征勤劳与朴实,体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
- 稚子:表现纯真与欢乐,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 犬与牛:代表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农家俱夙兴”是什么意思? A. 农家晚起
B. 农家早起
C. 农家不忙
D. 农家懒惰 -
“随犬能知路”一句的意思是? A. 跟着牛走
B. 跟着狗能找到路
C. 不知道路
D. 走错了路 -
诗的最后一句“何处不丰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丰收的期待
B. 对贫困的担忧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旅行的憧憬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田园乐》:王维
诗词对比
- 对比《春晓》与《蚤起秣陵镇二首》:两首诗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乡村生活的场景,但《春晓》更侧重于晨景的宁静与美好,而《蚤起秣陵镇二首》则强调了农家的勤劳与丰收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