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倚阑》

时间: 2025-01-11 06:05:53

淮水阔,楚山长。

恨难量。

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

佳节虚过重阳。

更篱下、拆尽疏黄。

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愁倚阑》
淮水阔,楚山长。恨难量。
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
佳节虚过重阳。更篱下拆尽疏黄。
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水和楚山之间所感受到的广阔与悠长,但内心的恨意却难以言表。愁苦的离别在独自的夜晚让人感到更加寒冷。重阳佳节已经过去,篱笆下的黄叶也都落尽了。看那清溪流淌三百曲,仿佛牵动着我的心肠。

注释:

  • 淮水:指淮河,流经中国东部,象征着辽阔的水域。
  • 楚山:指楚国的山脉,代表着悠长的山脉和历史。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团聚。
  • 拆尽疏黄:指秋天时,树叶渐渐凋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清溪三百曲:意指蜿蜒曲折的溪水,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情感的回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情多景,常表现离愁别绪,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他的诗风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天,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因思念离别之人而产生了深深的愁苦,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融合。

诗歌鉴赏:

《愁倚阑》通过描绘淮水与楚山的宽广,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即以宽广的自然景象引入,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沉的内心感受——“恨难量”,表现了心中无法言说的痛苦。重阳节的虚度,更加突显了离愁的沉重。诗中“更篱下拆尽疏黄”一句,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无奈。最后一句“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则通过美丽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牵挂与思念,清溪的曲折正是心情的写照,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情感波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淮水阔,楚山长”:开篇描绘浩瀚的水域和绵延的山脉,营造出辽阔的空间感。
    • “恨难量”:心中的愁恨难以测量,表现了深沉的情感。
    • “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愁苦的离别加上独自在夜晚的寒冷,形成强烈的对比。
    • “佳节虚过重阳”:重阳节是团聚的日子,然而却虚度了,暗示了失落。
    • “更篱下拆尽疏黄”:篱笆下的黄叶已然凋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清溪的曲折引发内心的回肠荡气,意象生动而富有情感。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如“淮水阔,楚山长”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清溪三百曲”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情感的复杂。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物中寄托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淮水:象征着辽阔与流动,暗示着时间和情感的变化。
  • 楚山:代表着历史的悠久和情感的深远。
  •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
  • 清溪:曲折蜿蜒的溪流,象征着复杂的情感和人生的曲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淮水阔,楚山长”中的“阔”和“长”分别代表什么?

    • A. 时间和空间
    • B. 水和山的广阔
    • C. 情感和思念
  2. 诗中“更篱下拆尽疏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离愁别绪。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石孝友的《愁倚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石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更为广阔的情感背景;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感受,情感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许多宋代优秀诗作。
  • 《古诗文网》:提供古诗词的详细解读与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