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因命仆继作》
时间: 2025-01-23 16:32: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
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
今来重馀论,怀此更终朝。
白话文翻译:
清秋的夜晚让我感到欢愉,凉爽的明月照耀着宁静的夜空。月光追逐着露珠,映照得满地闪烁,情思随着水波荡漾。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道路,但彼此间的情谊并未疏远。美丽的景色在空中渐渐消失,欢快的言语随着事情的推移而散去。忽然听到金华的乐声,真像那美妙的玉音一般。南宫的盛名依旧高在后面,东观的风景又是何等辽阔。即使名声隔着千里,风雅的情谊依然未曾远离。今天再来重温往事,怀念的心情更是绵延到整个早晨。
注释:
- 逐:追逐。
- 露华:露水凝聚的光华。
- 水镜:指水面,借喻情感随着水波而荡漾。
- 金华:指乐声,金华是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 南宫、东观:分别指代南宫和东观的机构或地方,象征着高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穆,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他以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绝句,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清凉的秋夜,诗人思念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诗中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情感的诗作。诗的开篇以“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引入,清澈明亮的月光与凉爽的秋夜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与露水的交映,表现出一种细腻的自然美,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在表达友情方面,诗人写到“同样亦所见,异路无相招”,显示出即便身处不同的境地,心灵的契合仍然存在。美丽的景色和欢快的言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散,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听到金华乐声,感慨其如玉律般动人,进一步引发对友人及往事的回忆。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细腻,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秋发高兴:清爽的秋天让我感到快乐。
- 凉月复闲宵:凉爽的月光照耀着宁静的夜晚。
- 光逐露华满:月光如同露珠般闪烁满地。
- 情因水镜摇:情感如水面波动,荡漾不已。
- 同时亦所见: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共同欣赏这美景。
- 异路无相招:不同的道路使得我们不能相聚。
- 美景向空尽:美好的景色逐渐消失。
- 欢言随事销:快乐的言语也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消散。
- 忽听金华作:突然听到金华的乐声。
- 诚如玉律调:真如那美妙的乐音,宛如玉音般动听。
- 南宫尚为后:南宫的声望依然在后。
- 东观何其辽:东观的景色多么辽阔。
- 名数虽云隔:即使名声隔着千里。
- 风期幸未遥:但我们的情谊依旧未曾远去。
- 今来重馀论:今天再来重温往事。
- 怀此更终朝:怀念的情感延续到整个早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露华,增强了意象的灵动。
- 拟人:情感随水波摇动,赋予非生物以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折射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意象分析:
- 秋夜:象征着宁静与思考,代表生命的成熟与反思。
- 月光:象征着纯洁与明亮,代表着友谊与思念。
- 露珠:象征着清新与短暂,暗示着人生的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秋发高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快乐
- C. 愤怒
- D. 失落
-
“光逐露华满”中的“光”指代什么?
- A. 太阳
- B. 星星
- C. 月光
- D. 火焰
-
诗中提到的“金华”象征什么?
- A. 金钱
- B. 乐声
- C. 明亮
- D. 财富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张九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以月夜作为背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友情的怀念,而后者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二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