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
作者:张九龄
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
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
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
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南亭宴集时,回忆与朋友韦尚书相聚的愉快情景。棠棣花开时节,勾起了我对往昔游玩的兴致;乌衣巷里,情意更显旧日的交游。门前的杜城小路,池边的曲江水流,都是我喜欢的地方。闲暇日子里,我们常常欢聚一堂,清风徐来,吟咏声声,才明白西峙山的高耸同样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追求。
注释
- 棠棣:即棠梨,常用于形容芬芳的花。
- 乌衣:指乌衣巷,历史上是王谢之门的象征,代表着旧日的荣华。
- 杜城:指杜甫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友谊的地标。
- 曲江:指曲江河,是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
- 西峙岳:指西岳华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新,内容多表现对友谊和高尚情操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文人雅集成为一种风尚。诗人通过与友人韦尚书的聚会,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交场合,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棠棣闻馀兴”以花草引入,象征着青春和生命的活力,随即转入对旧游的回忆,感情真挚而深厚。“乌衣有旧游”一句,承载了诗人对过去欢聚时光的怀念,乌衣巷更是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人情的温暖。后面几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清风徐来,诗人沉浸在友谊的欢愉中,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理想结合,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追求理想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整体而言,诗歌流畅自然,情感深厚,既有对友谊的感慨,也隐含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棠棣闻馀兴:棠棣花开时节,唤起了我对往昔的情趣。
- 乌衣有旧游:在乌衣巷,我们曾经游玩,留下美好回忆。
- 门前杜城陌:门前的小路,连接着我与朋友的情谊。
- 池上曲江流:曲江水流,映照着我们曾经的欢聚时光。
- 暇日尝繁会:闲暇日子里,我们常常聚会。
- 清风咏阻修:清风徐来,我们吟咏歌唱,时光静好。
- 始知西峙岳:才明白追求理想和友谊是如此重要。
- 同气此相求:我们都在同样的气氛中追求着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棠棣、乌衣、曲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社交氛围。
- 比喻:西峙岳的比喻寓意着理想的高远。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人生追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棠棣:象征青春、生命的美好。
- 乌衣:象征旧日的繁华与友谊。
- 曲江:象征自然美景与愉悦心情。
- 西峙岳: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乌衣”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种花
B. 王谢之门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山 -
诗中提到的“西峙岳”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理想
C. 旧游
D. 清风 -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乐
C. 怀念与珍视
D. 孤独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反映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和《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近之人的思念与珍视,前者更重情感深邃,后者则更显生活的欢愉与理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