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时间: 2025-04-28 02:09:19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

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怀
张九龄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
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谁能理解我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回想起随鸿雁飞向温暖的南方,心中愁苦如同马儿在边塞思念故乡。停留在机旁无法工作,纷扰的情绪如同被网住一般。东南方向是我归来的方向,但究竟何处才是我熟悉的江天呢?

注释:

  • 感惜:感叹和珍惜。
  • 芳时:指美好的时光。
  • 客思悬: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悬而未决。
  • 鸿:指鸿雁,常用作迁徙和思乡的象征。
  • 愁学:愁苦的心情如同马儿在异地思念家乡。
  • 留滞:停留、滞留。
  • 机还息:机指织布机,表示无法工作。
  • 纷拏:纷乱、纠缠。
  • 江天:江水与天空,象征故乡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少山,唐代著名诗人及政治家。他在仕途上曾任多个重要职务,因其清白和才华受到赞誉。张九龄的诗风典雅,常以抒情和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秋怀》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时刻。秋天是一个令人怀旧的季节,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感叹,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怀》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情的流露,将秋天的萧瑟与个人的孤独结合在一起。开篇即以“感惜芳时换”引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感伤的情绪贯穿整首诗,尤其在提到“谁知客思悬”时,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诗人借用鸿雁和马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思乡的情感。鸿雁南飞,象征着归家的希望,但诗人却因身处异乡而倍感愁苦,情感愈加深沉。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所适从。在工作和生活中,诗人感到自己被困住,无法解脱。最后一联“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通过地理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诗人善用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自然及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感惜芳时换:对美好时光的感叹,芳香的时节已经更替。
  2. 谁知客思悬:在异乡的思念,谁能理解这种悬而未决的情感。
  3. 忆随鸿向暖:回忆随鸿雁飞向南方的温暖。
  4. 愁学马思边:愁苦的心情如同马儿在边境思念。
  5. 留滞机还息:停留在工作旁,无法继续努力。
  6. 纷拏网自牵:情绪如同被网住一样,无法自拔。
  7. 东南起归望:朝东南方向眺望归来的希望。
  8. 何处是江天:不知何处才是我熟悉的故乡江水和天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情感比作鸿雁和马,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如“愁学马思边”“纷拏网自牵”,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描绘内心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秋天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出离乡游子对故土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鸿雁:象征归乡与思念,常被用来表达游子的情感。
  2. :作为边疆的象征,代表着对故乡的怀念与思念。
  3. 江天:象征故乡的自然景色,代表着游子心中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 A. 花
    • B. 鸿雁
    • C. 树
    • D. 雪
  2. 填空题:诗中“留滞机还息”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无奈。

  3.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对/错)

答案:

  1. B
  2. 工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张九龄《秋怀》杜甫《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但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张九龄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