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 其七》

时间: 2025-01-24 11:12:29

勿嫌糠秕勿嫌陈,当念农家种苦辛。

输得逋租盈廪廥,却归耕陇作饥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勿嫌糠秕勿嫌陈,当念农家种苦辛。
输得逋租盈廪廥,却归耕陇作饥民。

白话文翻译:

不要嫌弃粗糙的谷物,不要嫌弃陈旧的粮食,
要想到农民辛勤耕作的苦涩。
即使交了逾期的租金,仓库里满是粮食,
最终还是要回到田间地头,成为饥饿的农民。

注释:

  • 糠秕:糠是稻谷去皮后剩下的外壳,秕是指颗粒不饱满的谷物。这里指的是劣质的粮食。
  • :指的旧的、过时的粮食。
  • 农家:指的是农民家庭,强调他们的辛勤和艰辛。
  • 逋租:指拖欠的租金。
  • 盈廪廥:指仓库里装满了粮食。
  • 耕陇:指回到田地里继续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主要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尤其擅长描写农民的生活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农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和对粮食的珍惜,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童丱须知 其七》通过简单而质朴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关怀。诗中以“勿嫌糠秕勿嫌陈”开篇,直接劝诫读者要珍惜粮食,不论其品质如何。这不仅是对个人消费观的警醒,更是对整个社会粮食观念的反思。诗人强调,农民在辛苦耕作中所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值得每一个人去尊重与珍惜。

接下来的“输得逋租盈廪廥”,则揭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即使农民辛勤劳动,依然无法逃脱经济压迫的命运。他们的粮仓虽然满盈,但由于经济负担,最终仍要回到田间地头,成为“饥民”。这一句不仅反映了农民的困境,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结构的不公。

整首诗以“饥民”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同情与忧虑,让人感受到农民生存状态的无奈与悲哀。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结合起来,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勿嫌糠秕勿嫌陈”:劝诫人们不要嫌弃劣质和旧粮,强调珍惜粮食。
    2. “当念农家种苦辛”:提醒读者要铭记农民辛勤耕作的艰辛。
    3. “输得逋租盈廪廥”:即便仓库满是粮食,但农民仍需交租,体现经济压力。
    4. “却归耕陇作饥民”:最终农民还需回到田地,依然面临饥饿的困境。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粮食的充盈与农民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社会不公。
    • 反复:开头反复使用“勿嫌”,加深了对珍惜粮食的强调。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农民生存状况的描绘,揭示了社会对农民的忽视,呼吁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关注农民的生存困境。

意象分析:

  • 糠秕:象征着不被重视的劳动成果,反映社会对农民的忽视。
  • 农家:代表着辛勤和劳作,体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
  • 盈廪廥:象征着表面富足,实则掩盖了深层的经济问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糠秕”是什么意思? A. 优质的粮食
    B. 粗糙的谷物
    C. 新鲜的蔬菜

  2. 诗歌主旨是呼唤人们:
    A. 珍惜粮食
    B. 拒绝耕作
    C. 追求财富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 by 李绅:同样表达对农民勤劳的赞美和对贫困的同情。
  • 《春晓》 by 孟浩然: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反映农民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对比史浩的《童丱须知 其七》和李绅的《悯农》,两者均体现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关注,但史浩更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批判,而李绅则更强调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与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包含众多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对比学习。
  2. 《中国古代农民诗歌研究》:深入分析农民诗歌的主题与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