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时间: 2025-04-29 04:38:37

纪草成春服,汲湘供晚炊。

人间风浪险,醉裹岁曾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父
作者: 宋无 〔宋代〕

纪草成春服,
汲湘供晚炊。
人间风浪险,
醉裹岁曾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草木复苏,渔夫穿上了春装,傍晚时分从湘水中打水做饭。人世间的风浪险恶,然而醉酒之中,岁月的变迁似乎已不再在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纪草:指春天草木的生长,或是春装的制作。
  • 汲湘:在湘水中打水,湘水指的是湘江。
  • 供晚炊:为晚餐准备材料。
  • 人间风浪险: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 醉裹岁曾知:在醉意中,对于岁月的流逝似乎已经麻木。

典故解析:

  •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之一,象征着自然与人生的交融。
  • 醉裹:在古代诗词中,醉常常与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洒脱相结合,表达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无是宋代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渔夫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面临生活挑战时的态度。

诗歌鉴赏:

《渔父》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哲学。诗中通过描写渔夫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人类在自然中的一部分,表现出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渔夫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如同风浪,充满艰险,但在醉意中,似乎也能找到一种超然的态度。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诗人用“醉裹”这一形象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淡然,体现了人类对命运的接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虽然文字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内省的诗意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纪草成春服:春天来临,草木生长,渔夫换上了春季的衣服,象征着新的开始。
  2. 汲湘供晚炊:渔夫从湘水中打水,准备晚餐,体现了生活的平淡与朴实。
  3. 人间风浪险:指出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暗示人世间的艰辛。
  4. 醉裹岁曾知:在醉意中,对岁月的流逝感到麻木,表达出一种洒脱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浪”比喻生活中的困难。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和意象上有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岁月描述为“醉裹”,赋予了抽象的岁月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传达了一种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淡然与洒脱,展现了人类在自然中的渺小与伟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服: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湘水:代表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源泉。
  • 风浪: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代表一种超然的态度,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源是哪个?

    • A. 黄河
    • B. 湘水
    • C. 长江
  2. “醉裹岁曾知”是什么意思?

    • A. 对岁月的珍惜
    • B. 对岁月的麻木
    • C. 对岁月的反思
  3. 该诗主要描绘了哪一季节的生活?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答案:

  1. B. 湘水
  2. B. 对岁月的麻木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通过自然描绘表达情感。
  • 《江雪》柳宗元:描绘自然与孤独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渔父》与《江雪》:两者都通过自然描绘人物状态,但《渔父》更关注生活的平淡与哲学思考,而《江雪》则更多表现孤独与清冷的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