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和杜中书九日
作者: 史浩 〔宋代〕
原文展示:
佳人通夕赏重阳,
醉尽楼边白玉缸。
莫遣飞霜到丛菊,
恐惊宿蝶去双双。
白话文翻译:
美人整夜欣赏重阳佳节,
在楼边的白玉缸中饮尽酒杯。
不要让飞霜降临丛生的菊花,
怕会惊动那些栖息的蝴蝶,成双成对地飞走。
注释:
- 佳人: 指美丽的女子。
- 重阳: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醉尽: 喝得酩酊大醉。
- 白玉缸: 精美的酒器,象征清雅与高贵。
- 飞霜: 秋天的霜降,象征寒冷的到来。
- 丛菊: 指成片的菊花,重阳节时常与菊花相关。
- 宿蝶: 过夜的蝴蝶,象征美好和温馨的意象。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重阳”,源于古代的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吉祥。在重阳节时,赏菊、登高的活动非常普遍,而“飞霜”则暗示着秋天的寒意,菊花象征着高洁、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词作品为人所知,他的诗歌多表现清新、高雅的风格,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可能是在与友人共度佳节时的所思所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本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通过“佳人”“重阳”及“醉尽”等字眼,展现了一种欢庆的氛围,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透露出一丝忧虑,诗人担心初秋的霜降会损害菊花,打扰到那些栖息的蝴蝶,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脆弱的感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庆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佳人通夕赏重阳: 美人整夜在欣赏重阳节的美景,表现出一种喜庆的氛围。
- 醉尽楼边白玉缸: 美人在楼边饮酒至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沉醉。
- 莫遣飞霜到丛菊: 诗人恳请不要让秋霜降临菊花,表现出对秋天来临的忧虑。
- 恐惊宿蝶去双双: 担心飞霜会惊扰栖息的蝴蝶,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拟人: 将飞霜与蝴蝶拟人化,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 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重阳节的欢庆与对美好事物的忧虑,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突显了人生的脆弱与短暂。
意象分析:
- 佳人: 代表美好与欢愉的生活。
- 重阳: 象征长寿与团圆。
- 白玉缸: 代表高雅的生活方式。
- 丛菊: 象征坚韧与高洁。
- 宿蝶: 代表着宁静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所指的“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
诗中提到的“飞霜”是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史浩的《和杜中书九日》均描绘了重阳节的场景,前者更多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后者则侧重于生活的欢愉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