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11 09:01:51

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

数声轻叩。

已自锵琼玖。

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

歌阑后。

那回辞酒。

笑把遮檀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作者: 史浩 〔宋代〕

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
数声轻叩。已自锵琼玖。
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
歌阑后。那回辞酒。
笑把遮檀口。

白话文翻译:

曾经到过月亮的宫殿,向玉轮请求能长久陪伴。
几声轻轻的敲击,已经像金玉的交响。
最好的时光是长久的清明,丝毫不受秋天的影响。
在歌声结束之后,那次的告别酒,
笑着轻捂住了红唇。

注释:

字词注释:

  • 蟾宫:指月亮,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
  • 玉轮:指月亮,代表光明和美好。
  • 长随手:希望能长久陪伴。
  • 锵琼玖: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长清:形容清明的日子。
  • 秋候:秋天的气候。
  • 遮檀口:用手遮住嘴,形容说话或饮酒时的情景。

典故解析: 这首词提到了蟾宫和玉轮,暗示了月亮的美丽与神秘。蟾蜍传说源于古代神话,象征团圆与长久。清明时节则暗指清新明亮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生卒年不详),字君度,号不悔,南宋时期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典雅,描绘情感细腻,尤其擅长写离别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离别之情弥漫在诗人心中,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月亮为引子,表现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开头以“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引出对月亮的想象,这个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情感的寄托。向月亮乞求长久陪伴,表达了作者渴望恒久爱情的心情。接下来的“数声轻叩”则是音乐的象征,传达了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这里的长清表明了理想生活的宁静与清朗,而不受秋天的影响,象征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始终如一。最后的“歌阑后”一语,呼应了之前的音乐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唏嘘与不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感情和优美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回忆曾经到过月宫,希望长久陪伴。
  2. 数声轻叩。已自锵琼玖:轻轻的敲击声,象征美妙的音乐。
  3. 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追求长久的清明,心境宁静,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4. 歌阑后。那回辞酒:在歌声结束后,回忆那次的告别酒。
  5. 笑把遮檀口:轻笑着遮住红唇,形象生动。

修辞手法:

  • 比喻:蟾宫比喻月亮,玉轮比喻光明的爱情。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称,增添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结合,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月亮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蟾宫:象征团圆与思念。
  • 玉轮:象征光明与美好。
  • 秋候: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歌阑:象征美好时光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蟾宫”指代的是哪个天体?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地球
  2. 诗中提到的“最好长清”指的是什么?

    • A. 长久的清明
    • B. 明亮的灯光
    • C. 清新的空气
    • D. 清澈的水
  3. “笑把遮檀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难过
    • C. 思念
    • D.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点绛唇·别情》
  • 纳兰性德《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点绛唇·别情》相比,史浩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痛苦。通过不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南宋词人的多样性与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