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文照大师》

时间: 2025-02-04 16:22:23

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

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弧。

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

公卿半是空门友,瓶锡因循寄上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文照大师 杨亿 〔宋代〕

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 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弧。 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 公卿半是空门友,瓶锡因循寄上都。

白话文翻译

读遍了龙宫中的七佛经典,心中无一丝杂念,得到了佛法的真谛。 在金园的讲席上,天花如雨般飘落,禅心如同沙界中的水月般清澈。 夜晚,僧袍裹身,霜花凝结在屋瓦上,闭关修行,春雨滋润着庭院中的杂草。 许多公卿都是佛门的朋友,他们循例将瓶锡寄往京城。

注释

  • 龙宫七佛书:指佛教经典,比喻佛法的深奥。
  • 一尘无念:形容心境极为清净,无任何杂念。
  • 衣珠:比喻佛法的真谛。
  • 金园讲席:指佛寺中的讲经场所。
  • 天花满:比喻佛法的高妙,如天花乱坠。
  • 沙界禅心:指禅修者的心境如同无尽的沙界,清澈如水月。
  • 拥衲:指僧人裹着僧袍。
  • 闭关:指僧人闭门修行。
  • 空门友:指信仰佛教的朋友。
  • 瓶锡:指僧人的用具,比喻僧人的修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尤以诗文著称。杨亿的诗歌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涉及佛教题材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赠给一位名叫文照的佛教大师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大师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佛教的流行和公卿们对佛教的信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敬仰。首联以“读遍龙宫七佛书”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佛经的广泛涉猎和对佛法的深入理解。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意象,如“金园讲席天花满”和“沙界禅心水月弧”,描绘了佛寺中的神圣景象和禅修者的心境。尾联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佛教的流行,以及公卿们对佛教的信仰和支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杨亿诗歌的清新风格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读遍龙宫七佛书:作者自述广泛阅读佛教经典,显示出对佛法的深入研究。
  2. 一尘无念得衣珠:形容心境极为清净,无任何杂念,得到了佛法的真谛。
  3. 金园讲席天花满:描绘佛寺讲经的场景,天花如雨,象征佛法的普及和高妙。
  4. 沙界禅心水月弧:禅心如同沙界中的水月般清澈,形容禅修者心境的纯净。
  5. 拥衲夜霜凝屋瓦:夜晚,僧人裹着僧袍,霜花凝结在屋瓦上,描绘僧人修行的艰苦。
  6. 闭关春雨长庭芜:闭关修行,春雨滋润着庭院中的杂草,象征修行的持续和自然界的生机。
  7. 公卿半是空门友:许多公卿都是佛门的朋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佛教的流行。
  8. 瓶锡因循寄上都:公卿们循例将瓶锡寄往京城,象征对佛教的支持和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衣珠”比喻佛法的真谛,“天花满”比喻佛法的高妙。
  • 对仗:如“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弧”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佛教修行生活的赞美。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以及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宫七佛书:佛教经典的象征,代表佛法的深奥。
  • 衣珠:佛法的真谛,代表清净无念的心境。
  • 金园讲席:佛寺讲经的场所,代表佛法的普及和高妙。
  • 天花满:佛法的普及和高妙,如天花乱坠。
  • 沙界禅心:禅修者的心境,清澈如水月。
  • 拥衲夜霜:僧人修行的艰苦,象征修行的坚持。
  • 闭关春雨:闭关修行的持续,象征自然界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衣珠”比喻什么? A. 佛法的真谛 B. 僧人的衣袍 C. 佛寺的宝物 D. 佛经的内容

  2. “金园讲席天花满”中的“天花满”象征什么? A. 佛法的普及 B. 佛寺的庄严 C. 佛经的内容 D. 佛法的深奥

  3. 诗中的“沙界禅心水月弧”形容什么? A. 禅修者的心境 B. 佛寺的景象 C. 佛经的内容 D. 佛法的深奥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通过描绘山林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禅修生活的向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杨亿的《赠文照大师》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敬仰。
  • 杨亿的《赠文照大师》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佛教文化与宋代文学》:探讨了佛教文化对宋代文学的影响,包括杨亿的诗歌。
  • 《杨亿诗集校注》:收录了杨亿的所有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校注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