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时间: 2025-01-27 04:09: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花 杨亿 〔宋代〕 绝岸疏烟合,回塘夕照和。 水仙犹度曲,川后自收波。 银汉桥横鹊,蘅臯襪溅罗。 玉杯承露重,钿扇起风多。 翠羽芳洲近,青丝快骑过。 石城秋信断,搔首奈愁何。
白话文翻译:
在陡峭的岸边,稀疏的烟雾聚合,弯曲的池塘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和谐。 水中仙子似乎在演奏乐曲,河神则静静地收起了波浪。 银河上的鹊桥横跨,蘅臯上的袜子溅起了水花。 玉杯承受着露水的重量,金钗扇子扇起了阵阵风。 翠鸟在芳香的洲渚附近飞翔,青丝马快速地驰过。 石城的秋消息断绝,我无奈地挠头,愁绪难解。
注释:
- 绝岸:陡峭的岸边。
- 疏烟:稀疏的烟雾。
- 回塘:弯曲的池塘。
- 夕照和: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和谐。
- 水仙:水中仙子,比喻美丽的女子。
- 川后:河神。
- 银汉:银河。
- 鹊:传说中七夕时鹊桥上的鸟。
- 蘅臯:水边高地。
- 襪溅罗:袜子溅起了水花。
- 玉杯:玉制的杯子。
- 承露:承受露水。
- 钿扇:金钗扇子。
- 翠羽:翠鸟。
- 芳洲:芳香的洲渚。
- 青丝:青色的马鬃。
- 快骑:快速驰过的马。
- 石城:地名,此处指诗人的所在地。
- 秋信断:秋天的消息断绝。
- 搔首:挠头,表示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尤以诗文著称。杨亿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观赏荷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愁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对荷花、水仙、河神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中的“绝岸疏烟合,回塘夕照和”描绘了岸边的烟雾和池塘在夕阳下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而“水仙犹度曲,川后自收波”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水仙和河神以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后几句则通过银河、玉杯、翠鸟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石城秋信断,搔首奈愁何”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岸疏烟合,回塘夕照和:描绘了陡峭的岸边和弯曲的池塘在夕阳下的美景,烟雾和夕照的和谐相融。
- 水仙犹度曲,川后自收波:通过拟人手法,描绘了水中仙子在演奏乐曲,河神静静地收起了波浪。
- 银汉桥横鹊,蘅臯襪溅罗:描绘了银河上的鹊桥和蘅臯上的袜子溅起的水花,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玉杯承露重,钿扇起风多:通过玉杯和金钗扇子的意象,描绘了露水的重量和风的轻柔。
- 翠羽芳洲近,青丝快骑过:描绘了翠鸟在芳香的洲渚附近飞翔,青丝马快速地驰过。
- 石城秋信断,搔首奈愁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秋天的消息断绝,无奈地挠头。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水仙犹度曲,川后自收波”中的水仙和河神被赋予了人的行为。
- 比喻:如“银汉桥横鹊”中的鹊桥比喻银河上的桥梁。
- 对仗:如“绝岸疏烟合,回塘夕照和”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愁绪。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着高洁和美丽。
- 水仙:比喻美丽的女子。
- 河神: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 银河:象征着遥远和神秘。
- 玉杯:象征着高贵和纯洁。
- 翠鸟: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水仙犹度曲”中的“水仙”比喻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荷花 C. 河神 D. 翠鸟 答案:A
-
诗中的“银汉桥横鹊”中的“鹊”指的是什么? A. 银河上的桥梁 B. 鹊桥上的鸟 C. 翠鸟 D. 河神 答案:B
-
诗中的“石城秋信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诗人出猎时的所见所感,与杨亿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杨亿的《荷花》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选择上有所不同。
- 杨亿的《荷花》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但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有所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对理解杨亿的诗歌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