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

时间: 2025-01-25 16:17:09

碧瓦城中一万间,溜渠无处不潺潺。

凫眠落日沙留篆,鱼蹙轻冰玉破环。

细草争春空满路,孤云未雨莫归山。

寓言聊以忘忧耳,进德渠教一刻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瓦城中一万间,溜渠无处不潺潺。
凫眠落日沙留篆,鱼蹙轻冰玉破环。
细草争春空满路,孤云未雨莫归山。
寓言聊以忘忧耳,进德渠教一刻閒。

白话文翻译:

在碧瓦覆盖的城中,有一万间房屋,四处流淌的渠水潺潺作响。
鸭子在落日的余晖中睡眠,沙滩上留有它们的足迹;鱼儿在轻薄的冰面下缩成一团,宛如玉环般破碎。
细草争相在春天中生长,路上已经满是它们的身影,孤云在未下雨时不愿归山。
借寓言来消遣忧愁,陶冶情操的途径,便是悠闲一刻。

注释:

  • 碧瓦: 碧色的瓦片,突出建筑的美观。
  • 潺潺: 形容水流声,轻柔而不断。
  • : 指鸭子。
  • 留篆: 留下的印记,形容沙滩上鸭子的足迹。
  • 鱼蹙: 鱼在冰下缩成一团,形象生动。
  • 细草争春: 形容春天到来时,草儿争相生长的情景。
  • 孤云未雨: 比喻孤独的云彩,还未下雨。
  • 寓言: 通过寓言故事来消解烦恼。
  • 进德: 修身齐家,提升个人品德。
  • 一刻閒: 短暂的闲暇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受当时文人风尚影响,追求意境之美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索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壁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城镇生活。诗中“碧瓦城中一万间”以宏大的场景开篇,建立起一种富饶的城市意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而“溜渠无处不潺潺”则引入细腻的水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鸭子和鱼儿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升华至哲理的层面,强调了通过寓言来忘却忧愁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追求品德修养与闲适生活的理想。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音韵和谐,情感上则深邃而丰富,体现了宋代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富丽堂皇的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感受。
    • 第二联中,鸭子与鱼的意象相互呼应,形成静谧的画面,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第三联则通过草与云的意象,表现春天的生气与孤独的思考。
    • 最后一联引出哲理,强调了在忙碌生活中寻找悠闲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 “碧瓦城中”与“溜渠无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凫眠落日”将鸭子拟人化,增添了生活气息。
    • 比喻: “鱼蹙轻冰玉破环”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鱼受冻的状态。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通过修身养性来忘却忧愁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碧瓦: 象征美好与富饶的生活。
  • 溜渠: 代表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凫与鱼: 象征自然中的和谐与宁静。
  • 细草与孤云: 体现生命的生机与孤独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瓦城中一万间”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 A. 贫穷的乡村
    • B. 富丽的城市
    • C. 荒凉的山野
    • D. 破败的房屋
  2. “鱼蹙轻冰玉破环”中的“蹙”是什么意思?

    • A. 游动
    • B. 缩成一团
    • C. 游荡
    • D. 钓鱼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李壁与杜甫的诗,李壁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与闲适情怀,而杜甫则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体现出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