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通天台金铜仙人歌》

时间: 2025-04-27 08:14:13

文成已诛栾大死,武皇长生心未已。

黄金仙药两无成,犹进铜盘一杯水。

茂陵一闭高台空,突兀仙掌摩苍穹。

日精月华历四百,遂有灵气通鸿濛。

赤眉含血不敢喋,董卓焚烧亦未及。

牵车西来乃魏官,欲辇铜人洛阳入。

青龙元年秋正半,万众拆盘盘忽断。

天倾地塌华山鸣,数十里中鸡犬乱。

铜人既下观者多,汪然泪作流滂沱。

长安父老尽掩泣,物尚恋主人如何。

万牛之力终莫致,倔强中途闻且置。

居然不辱魏宫前,神鼎依稀没清泗。

新故之间不可居,夏璜秦玺恨何如。

华歆王朗尽名士,及见铜人辞汉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通天台金铜仙人歌
文成已诛栾大死,武皇长生心未已。
黄金仙药两无成,犹进铜盘一杯水。
茂陵一闭高台空,突兀仙掌摩苍穹。
日精月华历四百,遂有灵气通鸿濛。
赤眉含血不敢喋,董卓焚烧亦未及。
牵车西来乃魏官,欲辇铜人洛阳入。
青龙元年秋正半,万众拆盘盘忽断。
天倾地塌华山鸣,数十里中鸡犬乱。
铜人既下观者多,汪然泪作流滂沱。
长安父老尽掩泣,物尚恋主人如何。
万牛之力终莫致,倔强中途闻且置。
居然不辱魏宫前,神鼎依稀没清泗。
新故之间不可居,夏璜秦玺恨何如。
华歆王朗尽名士,及见铜人辞汉无。

白话文翻译:

文成皇帝已经诛杀了栾大,武皇的长生之心仍旧未了。
金银仙药都未能成功,仍然端着铜盘仅有一杯水。
茂陵一旦闭合,高台上空无一物,
突兀的仙掌似乎在摩挲苍穹。
日月精华历经四百年,
终有灵气通达鸿蒙。
赤眉党含血不敢喋喋,
董卓的焚烧也未能及此。
牵车而来的乃是魏国的官员,
想要将铜人抬入洛阳。
青龙元年秋正当中,
万众拆盘,盘子忽然断裂。
天倾地塌华山发出轰鸣,
数十里之内鸡犬皆乱。
铜人一旦降下,观者甚多,
汪汪泪水如滂沱般涌出。
长安的父老们皆掩面而泣,
物尚恋主人,何以堪忍?
无论万牛之力终究无用,
倔强的中途闻声而置之不理。
居然不辱魏宫前,
神鼎依稀没入清泗之间。
新旧之间不可安居,
夏璜秦玺的遗恨又如何?
华歆王朗等名士,
看到铜人已辞汉而去。

注释:

  • 文成:指汉文帝,栾大是其时的权臣。
  • 武皇:指汉武帝,历史上以追求长生不老著称。
  • 黄金仙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 茂陵:汉文帝的陵墓。
  • 赤眉:指赤眉军,是西汉末年起义军。
  • 董卓:西汉末年的权臣,以暴行著称。
  • 铜人:传说中的仙人,象征着权力和民众的悲哀。
  • 青龙元年:指汉武帝时期的某一特定年。
  • 华山鸣:暗指天灾人祸,象征不安定的政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管世铭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优美的诗词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事件,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汉代历史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汉朝衰落及权臣专权的批判。诗中通过铜人以及民众的眼泪,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感慨。

诗歌鉴赏:

《汉通天台金铜仙人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展现了作者对汉朝兴衰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提到了文成皇帝与武皇的长生追求,暗示了对权力与永生的渴望。接着,诗人用“黄金仙药”和“铜盘一杯水”对比,揭示了追求长生的无奈与失败。

随着诗歌的发展,茂陵的高台和突兀的仙掌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不可逆转的命运,而“日精月华历四百”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灵气的积聚。赤眉和董卓的提及,体现了历史上的动荡与不安,给人以深刻的反思。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铜人的降临,民众的悲泣与失落感愈加明显,展现了普通人对权力变迁的无奈与对故主的怀念。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新旧之间的不可安居,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尽惋惜与思索。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探讨,充满了哲理与历史的厚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成已诛栾大死,武皇长生心未已:文成皇帝已经杀掉了权臣栾大,而武皇依然对长生不死的渴望未曾停止。
  • 黄金仙药两无成,犹进铜盘一杯水:尽管追求长生的金丹药物未能成功,依然端着铜盘只盛一杯水,象征着追求的徒劳。
  • 茂陵一闭高台空,突兀仙掌摩苍穹:茂陵的高台一旦闭合,空无一物,似乎有仙人之手在触摸苍穹。
  • 日精月华历四百,遂有灵气通鸿濛:四百年间,日月精华积聚,最终形成灵气,通达遥远的鸿蒙。
  • 赤眉含血不敢喋,董卓焚烧亦未及:赤眉党虽含血也不敢喋喋不休,董卓的焚烧之事也未能及此。
  • 牵车西来乃魏官,欲辇铜人洛阳入:魏国的官员牵车西来,想将铜人抬入洛阳。
  • 青龙元年秋正半,万众拆盘盘忽断:青龙元年秋季正当中,万众一起拆盘,盘子突然断裂。
  • 天倾地塌华山鸣,数十里中鸡犬乱:天倾地塌,华山发出鸣响,数十里之内鸡犬皆乱。
  • 铜人既下观者多,汪然泪作流滂沱:铜人一旦降下,观者众多,泪水如滂沱般流下。
  • 长安父老尽掩泣,物尚恋主人如何:长安的父老们皆掩面而泣,物依旧恋恋不舍于主人,何以堪忍?
  • 万牛之力终莫致,倔强中途闻且置:无论多么强大的力量最终都无法实现,倔强的人们在中途也听而不闻。
  • 居然不辱魏宫前,神鼎依稀没清泗:铜人降下并未辱没魏宫,神鼎在清泗中依稀可见。
  • 新故之间不可居,夏璜秦玺恨何如:新旧事物之间无法立足,夏璜与秦玺的遗恨又如何?
  • 华歆王朗尽名士,及见铜人辞汉无:华歆与王朗等名士,见到铜人后纷纷辞去汉朝的归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铜人”比作权力的象征,暗示着历史的沉重。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夸张:如“天倾地塌”,以夸张的方式表现出历史变迁的震撼。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反映了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无尽感慨与对追求长生的无奈,最终构建出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人:象征权力与历史的沉重,代表着对过去失去的怀念。
  • 仙药: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与无奈。
  • 泪水:代表民众对失去的悲痛与对故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通天台金铜仙人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管世铭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铜人”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与历史
    C. 长生不老
    D. 自然

  3. 诗中“日精月华历四百”中的“四百”指的是哪一段时间? A. 四百天
    B. 四百年
    C. 四百月
    D. 四百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登高》- 杜甫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汉通天台金铜仙人歌》和《春江花月夜》,前者更为历史沉重,后者则表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美。在意象上,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但前者侧重于历史的感慨,后者则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清代文学概论》
  • 《汉朝历史与文化》
  • 相关论文及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文成已诛栾大死,武皇长生心未已。下一句是什么

黄金仙药两无成,犹进铜盘一杯水。上一句是什么

黄金仙药两无成,犹进铜盘一杯水。下一句是什么

茂陵一闭高台空,突兀仙掌摩苍穹。上一句是什么

茂陵一闭高台空,突兀仙掌摩苍穹。下一句是什么

日精月华历四百,遂有灵气通鸿濛。上一句是什么

日精月华历四百,遂有灵气通鸿濛。下一句是什么

赤眉含血不敢喋,董卓焚烧亦未及。上一句是什么

赤眉含血不敢喋,董卓焚烧亦未及。下一句是什么

牵车西来乃魏官,欲辇铜人洛阳入。上一句是什么

牵车西来乃魏官,欲辇铜人洛阳入。下一句是什么

青龙元年秋正半,万众拆盘盘忽断。上一句是什么

青龙元年秋正半,万众拆盘盘忽断。下一句是什么

天倾地塌华山鸣,数十里中鸡犬乱。上一句是什么

天倾地塌华山鸣,数十里中鸡犬乱。下一句是什么

铜人既下观者多,汪然泪作流滂沱。上一句是什么

铜人既下观者多,汪然泪作流滂沱。下一句是什么

长安父老尽掩泣,物尚恋主人如何。上一句是什么

文成已诛栾大死,下一句是什么

武皇长生心未已。上一句是什么

武皇长生心未已。下一句是什么

黄金仙药两无成,上一句是什么

黄金仙药两无成,下一句是什么

犹进铜盘一杯水。上一句是什么

犹进铜盘一杯水。下一句是什么

茂陵一闭高台空,上一句是什么

茂陵一闭高台空,下一句是什么

突兀仙掌摩苍穹。上一句是什么

突兀仙掌摩苍穹。下一句是什么

日精月华历四百,上一句是什么

日精月华历四百,下一句是什么

遂有灵气通鸿濛。上一句是什么

遂有灵气通鸿濛。下一句是什么

赤眉含血不敢喋,上一句是什么

赤眉含血不敢喋,下一句是什么

董卓焚烧亦未及。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