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古英雄识汉才,
天书西下百蛮开。
江湖满地波声恶,
薏苢归途莫浪猜。
白话文翻译:
千古以来的英雄都能识别汉朝的人才,
天书从西方降下,开启了对百蛮的征服。
江湖之上满是恶劣的波声,
归途的薏苢(指一种植物)上,不要随便猜测。
注释:
- 千古英雄:指历史上杰出的英雄人物。
- 汉才:指汉朝的人才。
- 天书:比喻高深的书籍,或指天命。
- 百蛮:指古代的少数民族。
- 江湖:此处指河流湖泊,象征着广阔的水域。
- 波声恶:形容水面波涛汹涌,令人感到恐惧。
- 薏苢:一种植物,常被用作食物。
- 莫浪猜:意为不要随意猜测,表示不应有不必要的揣测。
典故解析:
- 千古英雄识汉才:指历史上许多英雄都识别出汉朝的优秀人才,表现出对汉朝人才的认可。
- 天书西下:可能指代历史上汉朝向西方扩张的过程,即与西域的交流与征服。
- 江湖:不仅指自然环境,也象征着社会的险恶与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淳,明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风光和历史人物,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动荡和归属感的感慨。
诗歌鉴赏:
《留别平南四景 其三 将滩古渡》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气息的诗。诗人在开篇中以“千古英雄识汉才”引入,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赞美和对汉文化的传承。接下来“天书西下百蛮开”更是展示了历史上汉朝的强大与对外扩张的成就,表达了诗人对汉朝辉煌历史的自豪感。
而在后两句中,诗人转而描绘江湖的波涛,借“江湖满地波声恶”来映衬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归途的迷茫和不安。这种情感在“薏苢归途莫浪猜”中得到升华,诗人提醒自己在面对复杂环境时,不应轻易猜测和迷失方向。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张力,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诗人在抒发对历史的敬仰之余,也不忘反思当下,展现出一种既豪迈又忧虑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古英雄识汉才:表露出对历史英雄的认可,也暗示了汉朝的辉煌。
- 天书西下百蛮开:表现汉朝的强大和对外扩张的成就。
- 江湖满地波声恶:形象描绘出社会的不安与动荡。
- 薏苢归途莫浪猜:警示自己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冷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千古英雄”与“汉才”,“天书西下”与“百蛮开”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隐喻:用“天书”比喻汉朝的文化传承与历史使命。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传达出对汉朝文化的敬仰与对当下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雄:象征着勇气与智慧,代表着历史的光辉。
- 天书:作为文化的象征,表现出知识的力量。
- 江湖:代表社会变化与人生的复杂性。
- 薏苢:象征归属感和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古英雄”指的是哪个时期的英雄?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江湖满地波声恶”中“波声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愉快
- B. 不安
- C. 安宁
-
“薏苢归途莫浪猜”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意思?
- A. 随意猜测
- B. 保持冷静
- C. 归乡的快乐
答案:
- A. 汉朝
- B. 不安
- B. 保持冷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英豪的敬仰,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春望》:则在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中,通过对比展现出对未来的希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