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 其一 茅苔酒》
时间: 2025-02-04 15:37: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壶中天 其一 茅苔酒
作者: 赵熙 〔清代〕
月中滴液,是妙香仙子,化身罗幕。
得气自天成酿法,翠孕人形灵药。
碧井华泉,黔山麴院,露似金茎作。
欲斟还借,一尊量取犀角。
此地是古犍为,如今天远,不赠那能酌。
未揭瓮签心已醉,霸子鸿妻齐乐。
千里交深,通身春沁,花外鸣乾鹊。
大茅君洞,几家移此村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下的美酒,仿佛是仙女化作的罗帐。酒的酿造方法是来自于天地之间的灵气,像是孕育出人形的灵药。清澈的井水和华美的泉水,露珠如金色的茎一样闪烁。想要斟酒,还得借助犀牛角的量器。这地方是古老的犍为,如今遥不可及,谁能再品尝这美酒呢?未揭开酒瓮的封签,心中已然醉了,霸子的妻子与我共同欢愉。千里交情深厚,春风浸润全身,花外有喜鹊在鸣叫。大茅君洞,几家人家已经搬到这个村落。
注释
- 妙香仙子:指的是美妙的香气的化身,暗喻美酒的神秘和优雅。
- 罗幕:指轻柔的帷幕,象征着美酒的轻盈。
- 翠孕人形灵药:翠绿的酒如同孕育人形的灵药,体现酒的神奇和灵动。
- 犀角:古代盛酒器,象征珍贵和高雅。
- 犍为: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代表古老的文化和历史。
- 霸子鸿妻:可能指代某位权贵或有名望的人及其妻子,体现友好和欢愉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和自然景色,作品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往往透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和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壶中天 其一 茅苔酒》通过描绘月下美酒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妙香仙子”与“翠孕人形灵药”使人感受到酒的神秘与美好,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酒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在欣赏美酒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整首诗情感丰富,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尤其是“未揭瓮签心已醉”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放松和愉悦的心境,仿佛在邀请读者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诗人还通过“千里交深,通身春沁”的意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进一步强调了酒与友谊的密切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中滴液:描绘月光下的美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 得气自天成酿法:强调酒的独特酿造技艺,似乎与自然的灵气息息相关。
- 欲斟还借,一尊量取犀角:表达了对美酒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酒器的珍贵。
- 未揭瓮签心已醉:表现出诗人对酒的珍视与陶醉,尽管未饮先醉。
- 千里交深:体现深厚的友谊,令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妙香仙子,增添了神秘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使得酒液活灵活现。
- 对仗:如“碧井华泉,黔山麴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突出展示了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美好,通过酒这一媒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宁静、浪漫,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酒:代表欢乐与友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
- 灵药:暗示酒的神奇与治疗作用,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妙香仙子”指的是什么? a) 一位仙女
b) 美酒的化身
c) 一种植物 -
诗人用“未揭瓮签心已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渴望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友谊的淡漠 -
诗中提到的“千里交深”意指什么? a) 友谊的深厚
b) 路途的遥远
c) 家乡的美丽
答案:
- b) 美酒的化身
- a) 对酒的渴望
- a) 友谊的深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赵熙与李白都以酒作为主题,但李白着重于豪情壮志,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而赵熙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友谊的交流,展现出一种温暖与宁静的生活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