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潭五首·仙游潭》

时间: 2025-01-26 01:44:29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

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

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

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游潭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
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
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
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

白话文翻译:

这潭水深得不能涉足,潭面小得无法通船。
路途在此中断,游人无处可去,只有龙在水中翻腾,白沫四溅。
用刀剪下藤条来测量水的深度,石头搭成的桥非常坚固。
桥外居住的人很少,他们在田里耕作,完全不需要花钱。

注释:

  • 潭深:潭水的深度,无法涉足。
  • 不可涉:意指水太深,无法进入。
  • 潭小不通船:潭面小,不够大,无法容纳船只。
  • 路断游人止:路途断绝,旅人无法继续前行。
  • 龙藏白沫旋:水中有龙游动,激起了白色泡沫。
  • 翦藤量水短:用藤条来测量水的深度,形象生动。
  • 插石置桥坚:用石头搭建的桥,坚固耐用。
  • 居民少,躬耕不用钱:居住在此的农民不多,他们在田里耕作,生活朴素,不需金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以诗词和散文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描绘的仙游潭是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哲思。

诗歌鉴赏:

《仙游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借助潭水的深邃和狭小、行路的断绝,以及居住在此的农民的朴实生活,苏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潭水的特点,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中写到“路断游人止”,暗示了此地的孤寂与清幽,游人无法继续前行,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接下来的“龙藏白沫旋”则赋予了潭水以灵动的生命,白沫的翻腾增添了一种动态美,使得静谧的潭水生机勃勃。随后,诗人用“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农民的智慧和勤劳。结尾“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则将主题引向简朴的田园生活,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珍视,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潭深不可涉:潭水深不可测,暗示了其神秘。
  2. 潭小不通船:潭面狭小,不能用船航行,增添了孤独感。
  3. 路断游人止:行路至此便无法前进,暗示了与世隔绝。
  4. 龙藏白沫旋:龙的隐喻,生动描绘水面的动感。
  5. 翦藤量水短:用藤条测量水深,表现了自然的朴素。
  6. 插石置桥坚:石桥的坚固,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7. 桥外居民少:居住者稀少,渲染出宁静的氛围。
  8. 躬耕不用钱:农民的生活简单,突显自给自足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潭水与龙相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如“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工整有致。
  • 拟人:水中“龙藏”赋予水以生命,增加了诗的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赞美。通过描绘仙游潭的美丽景象,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潭水:象征着深邃和宁静。
  • :代表灵动与生命,增添了神秘感。
  • 藤条、石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生活的智慧。
  • 耕作:象征着劳动与朴素,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潭深不可涉”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潭水浅
    • B. 潭水深
    • C. 潭水清
    • D. 潭水脏
  2. 诗中提到的“桥外居民少”的原因是什么?

    • A. 居民多
    • B. 居民少
    • C. 居民忙
    • D. 居民富
  3. 诗人通过“躬耕不用钱”想表达什么?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简朴
    • C. 生活奢侈
    • D. 生活困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苏辙的《仙游潭》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理想,但《桃花源记》更侧重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仙游潭》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田园生活的赞美。两者都展现了隐逸的生活情趣,但表达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苏辙全集》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