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题卞赛印次愚公韵》
时间: 2025-01-27 03:22: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影 题卞赛印次愚公韵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千秋一物,便香残脂腻,初褪温泽。
鼓罢桐徽,兰影轻挥,曾传画角颜色。
柔枝袅娜冰花争,试认取朱丝纤侧。
恁板桥旧院风流,付与玉箸钤出。
凄说珠帏玉几,美人笑未彻,山已埋骨。
坠印空圆,系壁长淹,锦树荒寒谁识?
黄絁绿绮都消歇,算只有寸痕留得。
任万千海变桑沈,不减怨浸愁渍。
白话文翻译:
千秋一物,香气虽已残留,脂腻的感觉也初渐褪去。
鼓声已停,桐木的徽章不再,兰花的影子轻轻摇曳,曾经传来的画角声依然回响。
柔嫩的枝条如冰花般争相斗艳,试试看能否认出那朱红丝线的细腻。
那板桥旧院的风流韵事,已经交给玉箸来铭记。
凄凉地诉说着珠帏后的玉几,美人笑声未曾落下,山已埋葬了她的骨骸。
那空荡荡的印记,系于墙壁上长久淹没,谁能识得这荒寒的锦树?
黄绢和绿绮都已消散,唯有一寸痕迹留存。
纵使万千海洋变成桑田,也不减我心中的怨愁与浑浊的痕迹。
注释:
- 千秋一物:指千年万物,暗指世间事物的变化无常。
- 香残脂腻:香气已消,脂腻的感觉仍在,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 鼓罢桐徽:鼓声已停,桐木的徽章也不再响亮,暗示过去的繁华已成往事。
- 兰影轻挥:兰花的影子轻轻摇曳,象征优雅与柔美。
- 美人笑未彻,山已埋骨:美人的笑声未曾结束,然而她的生命已埋葬,表现出一种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并不详尽,但其作品多以细腻、婉约见长,常常借古诗词表达个人情感,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疏影》创作于清代,那个时代诗人往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寄托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此诗可能出于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疏影》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开篇“千秋一物”即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事物的易逝,紧接着“香残脂腻,初褪温泽”则通过香气与脂腻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诗中多次提及的“兰影”、“玉箸”等元素,传达出一种优雅与高贵的气息,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旧时的爱情故事。
诗的后半部分则渐渐转向凄凉,尤其是“美人笑未彻,山已埋骨”的句子,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悲伤与孤独。诗人以“坠印空圆,系壁长淹”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令人不由得思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秋一物:表明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
- 便香残脂腻,初褪温泽:暗示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留下的只有残余。
- 鼓罢桐徽:象征过去的繁荣已结束。
- 兰影轻挥:描绘了兰花的优雅形象,暗示美丽仍在。
- 美人笑未彻,山已埋骨:对比美好与死亡,形成强烈的悲剧感。
- 坠印空圆,系壁长淹:时间的印记与人事的无常。
- 黄絁绿绮都消歇:昔日的美好已然消失。
- 任万千海变桑沈: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内心的愁苦始终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秋一物”,用物象比喻时间与生命。
- 拟人:如“兰影轻挥”,赋予兰花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韵律感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象征美好与温暖。
- 兰影:代表优雅与清新。
- 美人:传达出一种爱情与感伤。
- 珠帏玉几:象征着奢华与失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影”象征什么? A. 悲伤
B. 优雅
C. 奢华
D. 无常 -
诗中的“千秋一物”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的美好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 B. 优雅
- B.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爱情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 比较袁克文与李清照的作品,两人都对人生无常有深刻的感悟,但袁克文更侧重于对过往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对失去的哀伤。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为《疏影 题卞赛印次愚公韵》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