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一首》
时间: 2025-04-27 14:58: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无渡河,河流汤汤,万里扬波。
蛟龙吼风,穹龟驾雨,碧浪吹嵯峨。
何不停桡辍席,与汀鸥以回息。
茫然披发,竟触湍而携壶,萍翻沤没在顷刻。
蛾眉毕力悲长呼,长呼向天公不归。
那思桃李争光辉,投身赴公心敢违。
万古羞杀湘江妃,室家一朝作飘瓦。
世途险巇骨横野,如何翩翩纨绮儿。
云霄骑虎不得下,钟残漏尽运既徂。
黄金不守泪空洒。
白话文翻译:
请不要渡过河,河水浩荡,万里波涛汹涌。
蛟龙在风中吼叫,巨龟在雨中浮游,碧浪拍打着高耸的山崖。
为何不暂停桨,停下席子,和沿岸的鸥鸟一起休息?
我无奈地披发,竟然触碰急流而抱着酒壶,浮萍在瞬间翻滚沉没。
我眉头紧锁,悲声长呼,长呼向天,呼唤公不再归来。
那思念的桃李,争相绽放光辉,我投身于公,心中无所畏惧。
万古以来,湘江妃的羞耻,室家一朝就成为飘荡的瓦片。
世间的道路险恶,尸骨横陈在荒野。
如何那翩翩美丽的儿女,飞上云霄骑虎却不能下来。
时钟已近尾声,运数已然尽,黄金不再守护,泪水空自洒落。
注释:
- 公无渡河:指劝阻某人不要渡河,暗示危险。
- 汤汤:形容水流湍急。
- 蛟龙:传说中的龙,象征风浪的力量。
- 穹龟:寓指大雨,龟象征稳重。
- 汀鸥:指水边的鸥鸟,象征宁静。
- 茫然披发:形容心情恍惚,头发披散。
- 湘江妃:指湘江的女子,寓意离别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省曾,明代诗人,以其深邃的诗意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特定历史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诗歌鉴赏:
《公无渡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水流、浪花、山崖的描绘,表达了对命运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公无渡河”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威胁的自然环境,河流的浩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可预测。接着,诗中描绘了蛟龙吼风、穹龟驾雨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暗示着生活的波折与挑战。
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诗人运用“茫然披发”与“悲长呼”等词语,展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尤其在面对失去和别离时的无助感。诗中反复提及的“长呼”和“桃李争光辉”,不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更突显出对未来的渴望与不甘。尤其是“投身赴公心敢违”的豪情,流露出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人心的脆弱,最终在“黄金不守泪空洒”的沉重结尾中,留给读者深思,令人感触良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无渡河:警告他人不要渡河,暗喻人生的危险。
- 河流汤汤:河水汹涌,暗示生活的波折。
- 万里扬波:长远的水面波涛汹涌,象征人生的艰辛。
- 蛟龙吼风:自然的力量,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
- 穹龟驾雨:意味深长,暗示风雨交加的生活。
- 碧浪吹嵯峨:波浪拍打山崖,象征着生活的冲击。
- 何不停桡辍席:呼唤暂停,暗示需要片刻的安宁。
- 茫然披发:心情恍惚,表露内心的迷茫。
- 竟触湍而携壶:面对急流,暗喻生活中的危机。
- 萍翻沤没在顷刻:瞬间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困境相联系,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深化诗的情感层次。
- 对仗:整齐的对仗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人生的变幻无常与内心的挣扎展开,诗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展现出一种悲壮而又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蛟龙:自然力量的象征,暗示人生的挑战。
- 桃李:美好事物的象征,代表理想。
- 黄金:代表财富与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什么? A. 人的力量
B. 自然的力量
C. 经济的力量
答案:B -
“何不停桡辍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亢奋
B. 迷茫与无奈
C. 喜悦
答案:B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反思人生
C. 追求财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多的是豪情壮志,强调及时行乐。
- 杜甫的《春望》:则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黄省曾的个人情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