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时间: 2025-01-11 10:58:56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束薪不流,刚鬣如麻。

吹笙君子,亦孔之多。

缁冠大布,委委佗陀。

谁肯惠我,万蹢涉波。

要言不烦,公无渡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束薪不流,刚鬣如麻。
吹笙君子,亦孔之多。
缁冠大布,委委佗陀。
谁肯惠我,万蹢涉波。
要言不烦,公无渡河。

白话文翻译:

公啊,不要渡河,可你偏要渡河。
捆好的柴火无法漂流,像刚硬的鬃毛一样。
吹笙的君子,怎么会有这么多。
黑色的冠袍,似乎有些无所适从。
谁愿意施惠于我,万般艰难涉过波浪。
我言简意赅,公啊,不要渡河。

注释:

  • :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可能为朋友或对话者。
  • 渡河:比喻做某件危险或不明智的事情。
  • 束薪:捆好的柴火,象征着稳定与安全。
  • 刚鬣如麻:形容事物坚硬且难以处理。
  • 吹笙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可能隐喻社会中的精英。
  • 缁冠大布:黑色的冠袍,象征着权威和地位。
  • 惠我:施惠于我,表示请求帮助。
  • 万蹢涉波:形容渡河的艰难。
  • 要言不烦:言语简洁,不需要多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伯昏子,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古诗风格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借用古典形式表达对时事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创作于当代,反映了现代人对于生活选择的迷茫与挣扎,提倡理性思考与自我保护,尤其是在面临风险时。

诗歌鉴赏:

《公无渡河》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对冲动行为的警惕与劝告。诗中反复提及“公”,这不仅是对某个特定朋友的呼唤,更是对所有面临选择的人们的提醒。一方面,诗人显现出一种关切和温暖,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盲目冒险的无奈与担忧。诗中“束薪不流,刚鬣如麻”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现实与坚硬,柴火的束缚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对安全的渴望。而“缁冠大布,委委佗陀”则暗示着社会地位与内心的困惑,表现出一种对荣华富贵的质疑。整首诗在语气上既有劝诫又不乏无奈,深刻表达人生路上的选择与责任,促使读者反思自身的决策与未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开篇直接指出对方不应冒险,但对方偏偏选择了冒险,反映出人性的固执。
  2. 束薪不流,刚鬣如麻:比喻生活中许多表面的东西,实际上是坚硬且难以改变的现实。
  3. 吹笙君子,亦孔之多:提到社会中的贤士与精英,暗示即使是高人也会面临众多选择与困惑。
  4. 缁冠大布,委委佗陀:强调权威与地位可能带来的心理负担,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思。
  5. 谁肯惠我,万蹢涉波:表达对帮助的渴望,面对波涛汹涌的现实,个体的孤独与无助。
  6. 要言不烦,公无渡河:总结前文,再次呼唤对方珍惜生命,不要轻言冒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束薪不流”比喻生活的困境。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对“公无渡河”的反复呼唤,强调劝诫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劝诫他人,尤其是在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时,应当谨慎思考,不要轻言冒险,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的选择与风险。
  • :代表稳定与安全。
  • 君子:象征理想中的人,暗示社会中的责任与道德。
  • 缁冠:权威与地位的象征,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无渡河”中“公”指的是? A. 朋友
    B. 诗人
    C. 河流
    D. 诗歌

  2. “束薪不流”象征什么? A. 渴望自由
    B. 对安全的追求
    C. 生活的流动性
    D. 生活的无聊

  3.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生命的旅程
    B. 对盲目冒险的警惕
    C. 社会地位的探讨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在探讨人生选择的主题,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对美好景象的追求,而《公无渡河》则强调谨慎与劝诫。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研究》
  • 伯昏子的诗集《云间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