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西湖七夕,用贺方回韵》

时间: 2025-01-26 04:24:05

彩霞不续长河路。

一水渺然流去。

睆彼清光何以度。

隔年离恨,千秋情绪,都在云深处。

龙舆倏转蓝桥暮。

惜别应留秋月句。

试语人间愁几许。

两行情泪,满天秋露,疑是巫山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彩霞不续长河路。一水渺然流去。睆彼清光何以度。隔年离恨,千秋情绪,都在云深处。龙舆倏转蓝桥暮。惜别应留秋月句。试语人间愁几许。两行情泪,满天秋露,疑是巫山雨。


白话文翻译:

彩霞映照下,绵延的河流似乎无法再继续下去。一水悠悠,渐渐流逝。那清澈的光辉如何才能传递?离恨隔年,千秋的情感,尽在云深之处。龙舆转瞬即逝,蓝桥傍晚时分。惜别之际,应该留下那轮秋月的句子。试问人间的愁苦究竟有多少呢?两行泪水,满天的秋露,似乎就是巫山的细雨。


注释:

  • 彩霞:美丽的晚霞。
  • 长河路:指浩浩荡荡的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一水渺然:水流渺小,似乎不再重要,表达了一种孤独感。
  • 睆彼清光:看那清澈的光辉。
  • 隔年离恨:指时间的隔离带来的离愁别恨。
  • 龙舆:古代帝王的车驾,象征权力和地位。
  • 蓝桥:可能指蓝桥的景色,寓意美好却又短暂的时光。
  • 秋月:象征思念和离别的情感。
  • 巫山雨:传说中巫山之雨,常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山,清代诗人,擅长律诗与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七夕佳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对爱情与离别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与追求。


诗歌鉴赏:

《青玉案 西湖七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七夕这个传统的情人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交织。诗的开头以“彩霞不续长河路”引入,展现了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色,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在“隔年离恨,千秋情绪”的描写中,诗人深刻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因时间和空间而产生的离愁别恨,感情愈发显得沉重而深邃。

接下来的“龙舆倏转蓝桥暮”,则利用了更为具体的意象,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愁和惆怅。最后两行以“满天秋露,疑是巫山雨”结束,巫山雨的典故引出对离别的思考,雨水似乎在为离愁而流泪,既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情感的升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情感的深刻洞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彩霞不续长河路:美丽的晚霞照耀下,河流的去向似乎无法延续,暗示时间的流逝。
  2. 一水渺然流去:水流渐渐消失,体现一种无奈与孤独。
  3. 睆彼清光何以度:看那清澈的光辉,如何传递,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4. 隔年离恨,千秋情绪:时间的隔离带来的情感,表达了深刻的离愁。
  5. 都在云深处:情感的复杂与深刻,似乎隐藏在云雾之中。
  6. 龙舆倏转蓝桥暮:皇帝的车驾在傍晚时分匆匆而过,象征美好时光的短暂。
  7. 惜别应留秋月句:在离别时应留下美好的句子,表现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8. 试语人间愁几许:试问人间的愁苦有多少,表现对人世间情感的思考。
  9. 两行情泪,满天秋露:两行泪水与满天秋露交织,情感的深刻与细腻。
  10. 疑是巫山雨:巫山雨象征离愁别绪,表现情感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深刻的情感共鸣。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提高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赋予其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离别的感伤,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情感的执着。


意象分析:

  • 彩霞:象征美好与希望,寓意时光的美妙。
  • 长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旅程。
  • 秋月:代表思念与离愁,充满了诗意。
  • 巫山雨:传统文化中与离愁相联系,象征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舆”指的是: A. 皇帝的车驾
    B. 一种动物
    C. 一种乐器

  2. “满天秋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期待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战争
    B. 爱情与离别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青玉案 西湖七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表达爱情与离别情感上的异同。李清照的作品同样充满了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吴山的作品则结合了自然景色,形成了更宽广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