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题》

时间: 2025-04-27 11:50:12

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

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日题 薛能 〔唐代〕 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 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节这一天,美人迎着春风忙碌,折尽了青青的枝条,赏尽了红红的花朵。 夜半时分,没有灯光,却依然能够安然入睡,秋千在明亮的月光下悬挂着。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的风俗。
  • 事春风:迎着春风做事。
  • 折尽青青:折下所有的青色枝条,指采摘花草。
  • 赏尽红:欣赏完所有的红花。
  • 夜半无灯:夜晚没有灯光。
  • 秋千:一种游戏设施,通常在春天玩耍。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子推的节日,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通过美人的活动和夜晚的静谧,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美人的活动和夜晚的静谧,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美人寒食事春风”,描绘了美人在春风中忙碌的情景,春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第二句“折尽青青赏尽红”,进一步以色彩丰富的画面,展现了美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后两句“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则通过夜晚的静谧和月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秋千的悬挂更是增添了一丝童趣和诗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美人”和“春风”的结合,展现了节日的活力和美人的忙碌。
  • 第二句以“折尽青青”和“赏尽红”描绘了美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 第三句“夜半无灯还有睡”,通过夜晚的静谧,表达了宁静和安详。
  • 第四句“秋千悬在月明中”,以月光的明亮和秋千的悬挂,增添了诗意和童趣。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动作和情感。
  • 对仗:诗中“折尽青青”与“赏尽红”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机与活力。
  • 青青:代表自然的绿色,生机勃勃。
  • 红:代表花朵的色彩,美丽动人。
  • 月明:象征夜晚的宁静和明亮。
  • 秋千:代表童趣和游戏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清明节 B. 寒食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2. 诗中的“美人”在做什么? A. 赏花 B. 折枝 C. 睡觉 D. 荡秋千

  3. 诗中提到的“秋千”在什么情况下被提及? A. 白天 B. 夜晚 C. 雨天 D. 雪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寒食》: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薛能的《寒食日题》与杜甫的《寒食》对比,前者更多展现节日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后者则更多表达对时局的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寒食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