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陂塘科斗书犹易,海国侏儒译较难。
草际不知何物语,灯前直听几宵阑。
榴风为递愁蛇觉,梅雨交喧乱鸭栏。
五寸即且留不得,令人为尔发长叹。
白话文翻译:
在水塘边写字容易,翻译海国的侏儒却很困难。
草丛中不知道是什么声音,灯下只听见几夜的蛙声。
榴花的风带来了愁苦,梅雨的声音干扰了鸭子的栖息。
五寸的时光转瞬即逝,令人为了你而长叹不已。
注释:
- 陂塘:水塘,指的是小型的水域。
- 科斗:指书写、作诗。
- 海国侏儒:比喻外地的事情或事物,可能指异域文化。
- 草际:草的边缘,指草丛。
- 几宵阑:几夜的时光已过,阑指夜晚的尽头。
- 榴风:榴花的风,指盛夏的风。
- 梅雨:指夏季的梅雨季节。
- 五寸即且留不得:五寸的时间无法停留,形容时间的短暂。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海国侏儒”可能暗指翻译的困难,象征着外族文化的复杂与难以理解。榴花和梅雨则分别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夏天的气息和愁苦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晚号醉吟,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徐渭一生坎坷,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与个人的愤懑,他的诗歌常常透着一种悲伤与感慨。
创作背景:
《蛙声》创作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思考。诗歌中提到的自然景物实际上寄托了他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蛙声》是徐渭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慨。首联通过“陂塘科斗书犹易”与“海国侏儒译较难”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写作与翻译间的落差,暗示了文化交流的困难。接着,“草际不知何物语”与“灯前直听几宵阑”两句,描绘出夜晚蛙声的悠远与神秘,似乎在表达对自然声音的迷惑与思索。
中间两句“榴风为递愁蛇觉,梅雨交喧乱鸭栏”,通过自然现象传达情感,榴花的风让人愁苦,梅雨的声音又扰乱了生活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心中的不安与惆怅。最后一句“五寸即且留不得”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深刻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徐渭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索使其具有了超越时代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陂塘科斗书犹易:在水塘写作容易,暗示诗人对写作的熟稔。
- 海国侏儒译较难:翻译外地文化的侏儒却很困难,凸显文化交流的障碍。
- 草际不知何物语:草丛中听不清楚是什么声响,表现对自然的无知与好奇。
- 灯前直听几宵阑:在灯下只听见夜晚的蛙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榴风为递愁蛇觉:榴花的风带来愁苦,暗示季节变化引发的情感波动。
- 梅雨交喧乱鸭栏:梅雨的喧闹打扰了鸭子的栖息,表现自然与生活的冲突。
- 五寸即且留不得:时间短暂,无法停留,反映对生命流逝的叹息。
- 令人为尔发长叹:因你而发出长叹,表达对时间与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易”与“难”的对比,突显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 拟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象征:榴风与梅雨象征着人生的烦恼与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意象分析:
- 蛙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存在感。
- 榴风:代表夏季的愁苦,暗示情感的波动。
- 梅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中的喧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海国侏儒”主要象征什么? A. 文化交流的困难
B. 诗人的愁苦
C. 自然景色 -
“五寸即且留不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水塘与蛙声
B. 山川与日月
C. 花草与飞鸟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蛙声》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涉及自然景物的描写,但徐渭的作品更突出个人情感的体验,而杜甫则更注重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与感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