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时间: 2025-01-10 22:56:32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行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白话文翻译:

野狗在丛林中吠叫,深林中可知有村庄。 岸边荒凉,万物静寂,月亮残缺,暮色中的烟雾昏暗。 渔船的灯火随着星星出现,云帆在波浪中疾驰。 橹声惊醒了沉睡的梦,摇曳着江边的根。

注释:

  • 野犬:野狗。
  • 丛薄:丛林。
  • 岸荒:岸边荒凉。
  • 群动寂:万物静寂。
  • 月缺:月亮残缺。
  • 暝烟:暮色中的烟雾。
  • 渔火:渔船的灯火。
  • 云帆:船帆如云。
  • 橹声:划船的声音。
  • 江根:江边的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后因戊戌政变被捕,英勇就义。谭嗣同的诗歌多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行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一句,以野犬的吠叫引出深林中的村庄,暗示了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则进一步以荒凉、静寂、昏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沉郁的氛围。“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一句,以渔火和云帆的动态景象,打破了前文的沉寂,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最后“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则以橹声惊梦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通过野犬的吠叫引出深林中的村庄,暗示了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
  • 次句“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以荒凉、静寂、昏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沉郁的氛围。
  • 第三句“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以渔火和云帆的动态景象,打破了前文的沉寂,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
  • 末句“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以橹声惊梦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云帆夹浪奔”中的“奔”字,赋予云帆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动态感。
  • 比喻:如“渔火随星出”中的“随星出”,将渔火比作星星,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行途中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野犬:象征荒凉和孤寂。
  • 丛薄:象征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
  • 渔火:象征希望和生机。
  • 云帆:象征动态和变化。
  • 橹声:象征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犬吠丛薄”中的“丛薄”指的是什么? A. 丛林 B. 草丛 C. 薄雾 D. 薄冰
  2. 诗中“渔火随星出”中的“渔火”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恐惧 D. 绝望
  3. 诗中“橹声惊断梦”中的“橹声”象征什么? A. 内心的波动 B. 平静 C. 安宁 D. 沉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谭嗣同的其他诗作,如《狱中题壁》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进行对比,两者都以江行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谭嗣同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诗选》
  • 《清诗选》
  • 《中国近代文学史》